陸叔講股:中信後市還看發展策略

陸叔講股:中信後市還看發展策略

周一公布中期業績的中信泰富(267)純利達19.6億元,增長31%,令股價連日上升。一直以來,中信泰富股價都表現平平,主要原因是集團一直強調希望透過注資及收購去壯大資產及收入來源,但觀其去年年底至今年上半年在這方面表現欠奉,股價難有突出表現。
今次中信泰富業績較市場預期為佳,主因是售樓收益及國泰(293)盈利表現突出、財務費用大幅減少,加上在原先下半年入帳的項目於是次業績中入帳,令盈利增長更佳,因此,連日股價上升已反映這些利好因素。
若投資者欲現價追入中信泰富,相信並非看是次中期業績的表現,反而要注意其下半年的發展策略。根據管理層表示,中信泰富未來主力拓展較高增長的訊息業務、貿易分銷及航空業務,但這些都只不過是計劃,除非能夠真正落實執行,否則難以維持一個雙位數字的盈利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今次中信派息0.3元,較過往為高,除了集團欲借理想業績去回饋股東外,當中可能因為集團在現金充裕下但沒有其他更理想的投資項目。因此,下半年中信泰富股價走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夠落實注資及收購計劃。當然,現時注資並非一定能刺激股價,投資者還要看它買甚麼資產,我曾經多次提及,現時紅籌公司的注資概念並沒有市場溢價存在,投資者現在看的是實際回報,並非單純注資概念。

留意與母公司合作關係
另一點大家不妨注意,根據過去經驗,好像中信泰富這種綜合企業股,即使「食正」旗下業務起飛的概念(如國泰因全球客運量增加而改善盈利),也未必能即時刺激股價,原因是綜合企業股一向反應是慢熱,而且市場若真的「炒個別行業概念」,資金都會流向該類型的代表股份上。因此,即使日後國內航空業或訊息業增長強勁,預料中信股價只會穩步向上,如果大家真的看好中信旗下航空業務,倒不如直接買入國泰。
由於中信泰富中期息尚算不俗,在這個市況低迷的環境下,這些「食息」的股份相對有一定的吸引力,若果在公布業績前買入的投資者,不妨繼續持有。中長線來看,現時市場除了觀望落實收購及注資外,最重要的是與母公司北京中信日後的合作關係,若果能夠得到母公司「扶持」,相信更能積極拓展內地商機,長遠有利股價。但北京中信會否將優質資產毫無保留注入中信泰富,還要拭目以待。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