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蛋的母雞 - 李登

那下蛋的母雞 - 李登

錢鍾書的太太楊絳說,曾有個外國女士想見她老公。他在電話裏一口回絕道:「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要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
這位《圍城》作者的妙喻,放在今天絕對不管用。只要讀者覺得雞蛋好吃,準要見見那下蛋的母雞,哪怕牠患了禽流感。你看一年一度的書展,本地的女作家幹麼一個個都像卓文君般紅粉當壚,蹲在自己的攤子?正是要給熱情如火的讀者簽名,也讓他們得見母雞的真面目。今年她們窩在香閨不見人,生意肯定差得多。
她們就是活幌子,讓買蛋的顧客多一點額外的收穫。這做生意的手法,正好比超市送購物印花一樣。母雞看過了,他們心滿意足,雞蛋也就賣得更多。這跟歌迷聽演唱會的心理沒啥分別。歌星的歌唱得好不好屬於次要,最要緊是跑出來見見歌迷,能跟他們照照相,握握手,親親嘴更好。賣唱賣書,都是那個調調兒。
錢鍾書長得很俊,年輕時肯定是帥哥,加上文采風流,讓那位外國女士情不自禁迷上他,不足為怪。換了是今天的暢銷書作家,又怎會拒人千里之外?有老外對自己垂青,簡直狗顛屁股,人高丈二呢。凡作家都難免有這個虛榮。
當然,有的讀者就想把母雞專養在自己家裏,好讓天天有蛋吃。有的倒愛雞多於愛蛋,吃了蛋更想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