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前天在拙文中說,「一國兩制」的香港,如何向台灣「率先垂範」?這個「率先垂範」的用語,是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日,江澤民在香港發表演講時提到的。顯然,五年前的北京當局,是希望香港「一國兩制」的實施,能給台灣作示範,讓台灣較多人可以接受「一國兩制」的安排。
然而五年後,江澤民在今年二屆特區政府成立典禮上的講話,再也沒有提香港對台灣「率先垂範」了。在他的講話中,只提了一句:「最終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顯然,江總也應從有關彙報中知道,台灣對香港貫徹「一國兩制」,基本上是負面的反應。即使是最終實現統一吧,也得另找「一國三制」的辦法。香港這個「兩制」是在台灣行不通的。
香港回歸五年多,儘管輿論對特區政府有不少批評,但有一點是香港以至國際輿情都予以肯定的,就是北京基本上沒有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香港原有的自由、法治大致上還能維持,尤其是資金、人員的自由流動,仍同過去一樣沒有任何限制。既如此,為甚麼台灣對香港貫徹「一國兩制」,又基本上是負面的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儘管香港的自由、法治能基本維持,但台灣當局與民眾所關心的,主要還是台港關係。回歸以後,涉及台港關係的,有台灣駐港代表鄭安國因在香港電台談「兩國論」,而使香港電台備受壓力,最後還導致鄭安國不獲延續簽證以及廣播處長張敏儀被調職;其後又發生有線電視訪問呂秀蓮,而遭到中聯辦副主任王鳳超高調批評;高雄市長謝長廷要來香港訪問,被特區政府拒絕;特區政府對張良任的工作簽證拖延多時又提出要他接受「一國兩制」這個不合理的條件,如今仍不發簽證給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的候任主任平路,由此而使張良任、平路都不得不謹言慎行,怕說話不當,會受到港府抵制。
所有這些事情,都顯示香港的新聞自由有一條界線,這條界線就是一九九六年五月底,當時的港澳辦主任魯平在接受CNN訪問時說的,「香港傳播媒介不可以報道,更絕對不可以鼓吹『兩個中國』、香港和台灣應該獨立的言論。」魯平當時還反詰CNN的節目主持人說:「在美國,你們也不允許鼓吹夏威夷獨立的言論吧。」CNN的節目主持人回答說:「在美國,這當然是被允許的。」
在美國,可以報道及鼓吹夏威夷、波多黎各獨立的言論;在加拿大,報道及鼓吹魁北克獨立的言論更是無日無之。在台灣,支持「統一」的言論也絕不受限制。何以特區政府就容不得台獨的言論呢?言論而已,又不是行動,對自己如此缺乏信心,又怎麼向台灣「率先垂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