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雖然由港英統治轉變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但一項調查就發現,港人對民主制度運作的滿意度,在兩年內急挫約十五個百分點,二○○○年時就跌至百分之四十三,評分與第三世界國家或地區水平相若。嶺大政治學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認為,港府應加強政治人才培訓及配套措施,否則未來的投票率或政治評價,「好啲會穩住,唔好就會更沉底」。
出席同一場合的嶺大校長陳坤耀則另有發現,他指出香港被訪者在無意見或不知道的答案中,比率十分高,反映出他們不太關心政治。
負責是項調查的李彭廣指出,在民主較成熟地區的被訪者,較為滿意其民主制度運作,平均高達七至八成,相反一些新興的民主政體,市民的滿意度則較低。在亞洲方面,香港的排名屬中游,較日本、泰國等國家低,較南韓為高。
嶺大意見調查研究部參與一個國際性的選舉研究計劃,以統一問卷收集市民意見。由九六年至二○○一年為止,全球已有三十四個國家或地區,提供了共三十九個選舉研究。
調查亦顯示,香港被訪者對選舉的公平程度評分,二○○○年約為百分之四十八點,在可供分析的地區中,香港排行尾七。另外,認為自己與政黨有密切關係的香港被訪者,約有百分之七,排名最後,遠低於其他地區。李彭廣說,結果反映港人對政黨有很大心理障礙,視之如國共鬥爭時革命性的政黨。
李彭廣指出,無論政府聲望,或者是政治組織分子,包括政黨,所有聲望均全線下跌。他分析,香港政治制度轉型時,受到相當大的障礙,政治配套發展墮後、瓦解。李彭廣稱,在現時的政治制度下,不能促使有條件的人士從政;目前的主要官員「臨時拉伕」,即使他們有各自專業,但卻欠缺政治經驗,「高層應摒棄即食麵文化」,而且特區應加強培訓政治人才及政治配措施、而政黨要有發展空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