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昨日起高調舉行亞洲首個大型跨部門研討會,希望刺激一萬四千名月薪五萬元以上的中、高層公務員的新思維,建立各部門團隊精神。不過,在派予參加者的討論文件中,卻將「主要官員」列為公務員服務社區的服務對象之一,有公務員團體直指是鼓吹「擦鞋文化」,也有參與者質疑「下情」不能「上達」,耗費五百萬元辦研討會並不值得。 記者:麥志榮、譚暉、翁煜雄
這個名為「亞洲國際都會卓越政府」管理研討會,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分四天、每天分兩節進行,每節討論三小時三十分鐘。一萬四千名公務員分批參與,每十人一組進行討論。
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轄下的效率促進組派予參加者的其中一份討論文件中,在「服務社區」一環,列出公務員的服務對象,包括市民、社區代表、商界、主要官員、遊客及公務員。並要求參與者思考,主要官員希望如何改變政府的運作?這些改變對公務員又有何影響?
昨日有份參加會議的本地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質疑,將主要官員列為公務員的服務對象,是絕對錯誤的觀念。他強調,公務員是和主要官員並肩工作,一起服務市民,而不是去服侍主要官員。「希望呢啲係主辦當局嘅手民之誤,如果佢哋真係咁諗,佢哋首先就要去腦震盪,震番啱個概念。」他質疑,這個觀念是鼓勵公務員的擦鞋文化。
本地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彭達材強調,主要官員是需要公務員的「諫言」,並不是需要公務員的「服侍」。討論文件將主要官員列為公務員的服務對象之一,概念極有問題,他今日下午參加研討會時,將在會上質詢。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事件反映主辦當局的政治敏感度不足。他說,公僕傳統理解為「公眾僕人」,要公務員將問責高官視為服務對象之一,令公務員難以接受。他建議,在新推行的問責文化下,港府高層必須照顧公務員的心理調適。
另外,與會者對研討會的評價各異。勞工處職業健康醫生盧俊恩說,大會並無記錄參與者的意見,因此他根本不知道會上提出的建議,能否上達。至於研討會耗資五百萬,他說:「我哋前線員工嘅角度,梗係唔值得,啲高官可能覺得值嘅!」
投訴警察課總督察李康妮認為,研討會可擴闊視野,但每條問題僅討論一分鐘,並不深入。據了解,主辦機構向與會者共提供二十四項討論議題,但時間卻明顯不足,有人批評會議「假大空」(假話、大話、空話)。
但不少與會的高官,如保安局長葉劉淑儀、廉政專員李少光、警務處長曾蔭培、工商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俞宗怡等,全都認為研討會有助集思廣益。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表示,這次是港府首次舉行大規模研討會,也是亞洲首次。他希望可藉新思維建立部門間的團隊精神,他稍後會去信各部門首長,要求他們採取跟進行動及列出行動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