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林證券綜合各股票基金和互惠基金統計數字顯示,7月份美國投資者從上述基金贖回金額高達50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單月最大淨流出(netoutflow),數目比去年9月的300億美元還要大,難怪7月份美股跌個四腳朝天。
投資者從股票投資基金大量贖回的原因主要是「信心」問題,足見企業誠信破產比營運不當而破產,對投資者造成的打擊更大。
然而經過美國證監會(SEC)勒令900多間大企業之行政總裁和財務總監須擔保帳目準確措施實行後,目前已有超過700家企業頭頭呈交誓章,尚算挽回大部份投資者信心,相信「流血」應可止住,8月份開始華爾街股市逐步回升,已見端倪。
事實上投資者對南美金融危機、企業誠信、聯儲局(對利率)取向等問題之憂慮已逐漸消弭,對股市不無起穩定作用.現時投資者又將焦點放在美國經濟狀況和企業盈利身上,單看已公布第2季業績的97%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之企業,平均錄得盈利增長1.1%,是連續5季錄得倒退後首次見到上升,已屬難能可貴。
儘管有「淡友」批評只是因企業大幅削減成本所致,在開源方面卻無甚進展,可是在如斯惡劣環境下仍能錄得增長,算有交代吧!
此外,日前有報道稱美國部份企業行政人員趁低吸納公司股票,這些要員應不會都是瞎了眼,股市獲得支持又豈無道理?
至於經濟數據縱使參差,可是房屋、汽車和家庭耐用品需求並未有下降迹象,低利率若能維持多一段時間,經濟逐步回復正軌並非奢望,過份看淡實屬不智,短期美股是有上升空間。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