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不景下,深水埗一間米舖昨派發盂蘭節慈善米並隨即當眾撒錢,三千多元輔幣吸引逾百名長者與小童拋下尊嚴,爭相撿拾我奪,警方恐場面失控,立即制止米舖有關撒錢行動,才可控制場面,僅一老婦感不適送院。米舖東主事後指撒錢乃習俗,但有學者則形容這是社會經濟低迷的可悲現象。
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黃成榮指出,市民拋下尊嚴拾錢情況多少反映現時經濟低迷,市民為了一元幾角,不惜折腰撿拾甚至互相爭奪,他慨歎:「出現這種可悲的社會現象,特區政府實在應好好反思,儘快找出救活經濟的良方,讓市民得到溫飽!」
引起市民搶拾硬幣的米舖位於深水埗基隆街,經營近五十年,七十多歲的姓郭東主三兄弟為潮汕人士。姓郭東主強調撒錢已三十多年,目的是將衰氣撒走,每年如是,他認為是一種習俗,夠熱鬧,所以對長者搶錢不以為然。
米舖東主昨日動員三十名家人及六、七名工人維持秩序,準備四千多斤白米,分成每包十斤約四百多包;清晨六時許已有多名長者在舖外排隊等候。人龍圍繞北河街市政大樓輪候,最高峯時逾四百多人輪候,但秩序良好,有人一家大小前來多領米袋,一些長者輪得白米後滿心喜悅離去,但輪米的真正「高潮」緊接而來是撒錢。
由於是每年例行活動,警員封鎖桂林街和基隆街約四十平方米路面禁止車輛來往。同一時間,米舖東主的家人及孫女已取出三千元硬幣,各取一把一、二元硬幣撒向群眾,一時間秩序大亂。
大人與小童頓時爭奪,有婆婆被推倒地上、有婆婆被踩得失聲呼痛,有人撿拾車底的硬幣,場面混亂。為免場面失控,警員立即制止東主撒錢,才將場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