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星通訊過去因投資龐大,收費一直高企,未能普及,但由阿派司(Aprize)開發的微型衞星,由於研發成本廉宜,服務費也可相對降低。該公司估計,市場需求將因此大幅上升。
有關衞星通訊服務,是由曾參與美國多項太空開發項目的羅蘭齊尼博士(Dr.DinoLorenzini)研發。該公司並於今年7月在港成立阿派司(亞洲),作為亞太區總部,可望於半年後在亞洲區推出,為區內企業提供衞星監測和定位服務。
阿派司(亞洲)主席兼行政總裁羅蘭齊尼解釋,衞星通訊服務收費急降是由於製造及發射衞星成本大幅減少。他指出,憑着先進的衞星技術及精簡衞星功能,只集中於商業用途的新一代衞星體積,僅有25立方厘米,體重少於10千克,是傳統衞星的十分一,令製造以致發射衞星的總投資額,只介乎100萬至200萬美元,較傳統逾億美元大幅減少。
至於衞星接收器,由於在國內製造,成本可大幅降低,每部只約100多美元,傳統接收器則要1000多美元。
新一代的微型衞星資料通訊服務,最低收費只需每月4美元,相較於傳統最少過百美元的收費,降幅高達96%,相信可藉此刺激市場需求。
衞星通訊服務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例如阿派司一名美國氣體燃料公司客戶,透過為其分布於全美國各省的油庫安裝接收器,公司總部每日便可透過衞星,接收各個油庫當日的氣壓、溫度和儲存量等數據資料。此外亦可跟蹤長途貨車和被盜車輛,為貨櫃箱、貨物、長途車輛定位;更可用作搜集空氣污染資料、森林防火預報、農業土壤濕度監視、海洋監測等。
美國總公司自兩年半前推出服務後,已發射了兩顆衞星上太空,每月收入均有100萬美元,可望於明年底開始有盈利。他說,公司計劃今年內再發射多兩顆衞星,明年再增加8顆;4至5年後當衞星數目增至24至36顆時,更可提供即時數據資料傳輸。
現在的兩顆衞星每日可為地面同一地點接收6次資料,每顆衞星可以同一時間為10萬個地面接收器提供訊息。母公司已取得國際衞星執照,現在只需向每個服務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執照,例如中國的航天部、香港的資訊科技署,便可推出服務。
阿派司(亞洲)是由阿派司環球、國際科技發展和AchieversGroup組成,初期投資1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