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街場籃球難登大雅之堂,打街波冇出息?本港「六個打街波的少年」,就憑街場籃球打出名堂,屢次揚威亞洲。在他們遠征上海,力圖四連霸「亞洲三人街頭籃球賽」前,不妨先來分享前輩們打街波的故事及心得。
這「六個打街波的少年」:潘浩賢、翁萬特、譚偉洋、黎耀恩、梁達成及伍智恩堪稱街頭籃球霸王,六人皆是香港三度稱霸「adidas亞洲三人街頭籃球賽」的功臣之一。與普羅的籃球發燒友一樣,他們自少在街場上「由朝打到晚」,街場可以說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記得喺中二開始係街場接觸籃球,當時大概係十三、四歲吧!」現時已貴為甲一聯賽兼港隊成員的譚偉洋憶述。「之後愈打愈有興趣,幾乎日日都去街場鬥波,每次一打就起碼四、五個鐘。」
六位小將均認為打街場優勝之處,除了毫無約束兼且「梗有一個場喺左近」外,就是絕對不愁沒有對手;怕的只有你技不如人,落得「有得睇、冇得打」的下場。「喺街場鬥波個人技術固然重要,但係最緊要係夠硬淨同夠拼搏。」來季將效力甲一組盟主永倫的梁達成說。
「所以街場可以訓練你嘅鬥志同拼搏精神。」阿洋亦說:「打街場好講體力同個人技術,係提升個人體能同球技最好嘅地方。」難怪自少受街頭籃球洗禮的六位籃球小將不約而同認為:「打街波比正規比賽刺激好玩得多。」
街頭籃球除了為六人帶來無限的樂趣外,亦為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及成功:由揚威學界籃球界、稱霸亞洲三人街頭籃球賽,至打入本地的甲一籃球聯賽,甚至入選香港籃球代表隊;昔日「打街波的少年」,今日已成為了本港籃壇的棟樑。
年齡:21歲 身高:6呎2吋 位置:前鋒
出沒街場:旺角花墟球場
年齡:22歲 身高:6呎1吋 位置:後衞/前鋒
出沒街場:旺角花墟球場
年齡:21歲 身高:6呎3吋 位置:大前鋒/中鋒
出沒街場:柴灣永利球場
年齡:21歲 身高:6呎1吋 位置:後衞/前鋒
出沒街場:天水圍中央公園球場
年齡:21歲 身高:5呎8吋 位置:後衞
出沒街場:彩虹道球場
年齡:21歲 身高:5呎8吋 位置:後衞
出沒街場:彩虹道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