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活着的愛因斯坦」、「在世最偉大科學家」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Hawking)近日訪問中國,受到超高規格接待,江澤民親自接見他,並出動鄧小平晚年所用小巴接載。北京當局如此重視霍金,主要是提倡科教興國近十年,卻苦無突破,希望藉着大肆宣傳霍金,提升科學的地位,從而推動「科教興國」這個建國方略。
過去十年,北京當局的「科教興國」口號其實喊得非常響,但成效不彰,特別是基礎科學,不但沒出產過國際頂級的科學家,年輕一代受到拜金思潮影響,願意投身科研的人才少之又少,高考狀元報讀的不是工商管理、會計、金融,就是計算機,鮮會選修物理、數學等基礎科學。
世界著名的港產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日前指出,霍金這次訪華意義重大,以前中國的年輕人對歌星、影星關注很多,對科學家關注較少,這是令人擔憂的。
丘成桐說:「霍金的來訪引起全國性的轟動,特別是受到年輕人的關注,這表明我們開始關注科學、關注科學家。這種新風氣對科教興國有很重要的作用。」
霍金此行是繼八五年後的第二次訪華,當局對他的到訪非常重視,多家大學頒授他名譽博士學位,官方傳媒每天進行追蹤報道,結果在全國形成霍金熱,不論在杭州、上海或北京他都受到熱列歡迎,原本免費的霍金演講會的門票被炒到一千元一張。
此外,霍金亦受到當局極高規格的接待,國家主席江澤民親自接見,還出席國際數學家大會,而接載霍金出入的也是鄧小平晚年坐過的小型客車。顯然,北京禮待霍金,是要借他的名氣推動「科教興國」。
早年患上盧伽雷病而全身癱瘓、後因肺炎而不能說話的霍金,憑着驚人意志,從挫折中站起。七、八十年代,霍金憑着對黑洞及量子宇宙論的研究,發表其代表作《時間簡史》而成為國際尊崇的科學家。霍金對生命的熱愛及對科學研究的熱誠備受科學界推崇。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