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特區政府面對通縮等經濟困局束手無策之際,兩名對特區領導層有影響人士,行政會議成員田北俊及被視為特首經濟智囊的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于漸,昨日重新建議政府取消聯繫滙率,以解決目前通縮;但財政司司長發言人隨即重申,政府無意放棄聯滙制度。
事實上自從亞洲金融風暴後,亞洲區內貨幣大幅貶值,但因港元與美元掛鈎,令香港競爭力削弱,當時包括田北俊在內的多位商界領袖已曾倡議取消聯滙制,但先後兩名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及梁錦松均態度強硬,部份商界也強烈反對。
身兼總商會主席的田北俊昨日在一個有關失業問題的高峯論壇上發表書面意見,再重提已被政府束之高閣的取消聯滙建議。他指出,本港大企業及富豪不會怕取消聯滙制,因為大企業一般已有佢外滙風險處理,而香港不少富豪均持有外滙資產,就算取消聯滙也不會面對損失。
至於小市民方面,由於香港食水及食物大部份由內地進口,全部以人民幣結算,取消聯滙也不會令物價大幅上升,最受影響的只是一百五十萬業主,因為脫鈎後為阻止資金流走,銀行一定會加息,令業主供樓負擔加重。
王于漸在論壇上發言時也主張,要解決目前通縮問題,較可行方法就是直接改變聯繫滙率制度,若政府目前不處理聯滙制,則只好由房地產入手,透過調整房屋政策,穩定房地產價格。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李家祥則對取消聯滙有很大保留。他認為經過長期通縮,現在才取消聯滙,產生的政治效益未必很大,而且由於香港日後最大貿易對手會是大陸,一定要考慮港元貶值對人民幣滙價的影響,以及會否觸發區內其他貨幣出現競爭性貶值,再加上現時香港不少貨品,例如電器,都是由外國輸入,港元貶值必定會令物價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