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皮雖然煮好後都是雪白晶瑩一塊,但其實在未煮前它也有不同的形態,而根據不同狀態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和保存期限。
乾粉皮比較易買到,原塊的乾粉皮要先經過至少半小時的浸水程序,讓其軟身,然後才把它剪成所需要的形狀,再作不同的烹調。
$10/包
這種乾粉皮便預先已分成條狀,免卻切條的麻煩。先把乾粉皮放入熱滾水浸10?5分鐘,再浸泡冷水2分鐘,抹乾淨即可使用。這種乾粉皮在南貨店或國貨公司也有售,保存期較長。
$10/包
鮮粉皮塊在南貨店可找到,為小圓餅狀。只需放入水中略燙至透明即可使用。這種粉皮薄薄的,較易黏在一起,要分開有點難,可在燙水後,先過冷河,讓其變回較硬身才分開會較好。這種粉皮保存時間較短,買回家後要盡快食用。
$12/打
保鮮裝的鮮粉皮卷又叫水晶卷,是最新技術製造的產品。外表看來像豬腸粉的粉皮卷質地較煙韌,由於粉皮是捲起的狀態,運用起來較方便,將其橫切成粒,燙好便會自動散開成條,也可原塊使用。吉之島有售。
$10.5/包
粉皮的主要原料為綠豆粉,做出的粉皮會有煙韌口感,而色澤則雪白透明。雖然街上也可買到粉皮,但如有興趣,不妨在家嘗試自製粉皮,方法跟做班戟(Pancake)有點相似。綠豆粉在雜貨店或南貨店有售,約十元一包。
粉皮為北方非常普遍的食品,人們愛其食法多變,放湯、乾炒、涼拌也可,一向的需求量也很大。粉皮的出現年份難以稽考,但能考查的資料顯示粉皮在清朝很盛行,如河南原鄉縣的龍王廟村的粉皮早在順治年間就享譽一方,而該村至今每年向北京、上海、西安等地銷售的粉皮便多達三百萬公斤,可見粉皮需求之大。
陝西有一道菜式跟粉皮有關。話說清朝有閻閣志因修朝邑「半圖義倉」,令當地受了十八年飢荒的百姓得到賑濟。當閻閣志回鄉省親時,地方官也為他接風,並進獻此菜,因菜式把肉絲蓋在粉皮上如戴帽而得名。而此菜另名陞官圖,祝願官運亨通,以後新官上任也有此菜。
雲南同樣有一種質感煙韌,吃來清爽的小吃名涼豌豆粉,該粉以豌豆為原料,磨粉做成一塊透明厚塊再切細條。此涼豌豆粉食法跟粉皮相似,多拌濃汁涼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