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產品銷售盈利料放緩

投資產品銷售盈利料放緩

在低息環境及貸款需求疲弱下,銀行投資產品的銷售已成帶動銀行盈利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亦改變過往本港銀行過份依賴利息收入的經營策略。銀行界人士相信,財富管理相關的投資產品仍有發展空間,但下半年來自投資產品銷售的盈利增長幅度將會低於上半年。
恒生銀行(011)上半年來自零售投資基金的服務及佣金收入達到4.7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2億元大幅增長2.1倍,整體非利息收入亦較去年同期增長14.6%,至22.1億元,令非利息收入佔營業收入由24.7%升至28.9%。

恒生客戶認購率高
恒生投資管理董事兼總經理張加銘表示,上半年基金銷售理想,是很特殊的情況,因為保本基金銷售主要是由去年下半年才開始,因此去年上半年的基數較細,令今年上半年的升幅顯著,當然上半年息口低企及股市大幅波動,亦增加投資者對保本基金、債券及存款證等定息產品的興趣。
張加銘認為,下半年的經濟情況基本與上半年相若,定息產品的銷情可能放緩。首先,不少客戶其實已有認購基金產品,尤其是中上階層的客戶,他們的認購滲透率已達至30%或以上,較基金公會所公布的整體基金銷售滲透率10%高出幾倍。再者,基金銷售的競爭明顯較過往激烈。但他相信,全年的基金銷售仍會錄得可觀的增長。

大新度身訂做產品
過往甚少參與財富管理業務的本地中小型銀行,近年亦積極拓展財富管理業務。但由於中小型銀行缺乏龐大客戶群,加上資源不及大型銀行,因此發展上會較為吃力。不過,主管大新金融(440)財富管理業務的總經理余玉梅則認為,他們較容易了解客戶需要,更有彈性地為客戶度身訂做所需要投資產品。
大新上半年的非利息收入大幅增長26.3%,至3.18億元,主要來自信用卡、財富管理及財資收益。上半年的保險收益為3.52億元。余玉梅認為,大新財富管理業務處於發展初期,相信日後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大新將在金鐘設第7個間VIP銀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