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參看歌詞。」 - 鍾偉民

「請參看歌詞。」 - 鍾偉民

「回歸後,香港的確陷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說陷入,因為這個時代在坡下,一枚金蛋扔下去,骨碌骨碌,過了五年,仍沒滾到坡底。」這句話,是比喻;為甚麼我要用比喻?一、這是我的專長;二、我沒有對這金蛋下滑的成因作調查和研究;三、我不知道金蛋下滑的速度和這速度將造成的災害。作家用比喻,是表演;政客用比喻,是搪塞,用比喻而用得糊爛,是誤世。回歸後,香港陷入的時代,可以稱為「爛比喻時代」,滋生的孬種,就是「爛比喻人」。
教育爛,但教育界有個更爛的議員,他為爛得見骨的教育出頭,方法,就一種:講爛比喻,在立法會,在鏡頭前,講同樣爛得見骨的比喻。沒有人覺得他爛,因為大家都爛;我爛中有你,你爛中有我。
然而,這還不是最爛的;最爛的,連說比喻都不會,叫人「參看歌詞」。過去,魯男子慕少艾,胸無點墨,有口難言,寫信,堆了幾行字,就請女孩:「參看歌詞。」然後,抄一段:我的熱情,啊!好像一團火,燃燒着這個沙漠……或者,來一首蔡琴攙陳秋霞,但求憑歌寄意,對方以戀曲唱和,即拉天窗,吃天鵝肉。如今,大家仍然「參看歌詞」,無奈歌詞多像狗叫,不要說傳情,連意,都扭曲變形,成為這個時代和教育制度的縮影。
「內容夠實在,能經得起考驗,怎麼會叫人參看歌詞?」建築師朋友說梁錦松:「如果我們像他一樣,隨便勾劃建築圖則,問題來了,就叫人參看歌詞,會倒多少大廈?害多少人?」一語中的。
「參看歌詞」,用來寫信泡小學程度妞兒可以,財政預算,是大事,要有嚴謹結構,要精確實在,仍舊要人參看歌詞,用半闋《獅子山下》來欺場,能不讓人心寒齒冷?前路茫茫,悲觀,是竟有人為「財爺唱歌」這種異象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