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管局副總裁簡達恒昨日透露,為避免正面信貸資料庫可能引致信貸收縮,業界正研究是否加設懲罰機制,如發現銀行濫用資料庫,會暫停有關銀行在香港資信有限公司(CIS)的會員資格,金管局並考慮為資料庫發出指引。
私隱專員公署下周中開始,就設立正面資料庫進行諮詢。
簡達恒昨日出席香港銀行學會的午宴後表示,希望銀行界及公眾能夠在正面資料庫展開諮詢時,踴躍發表意見,現階段很難估計諮詢結果,估計私隱專員需要平衡私隱及公眾利益。
金管局目前正與業界討論是否就正面資料庫發出指引,或就內部指引增加補充資料,但最終決定仍要考慮業界意見。
對於正面信貸資料庫成立初期可能會引致信貸收縮的疑慮,簡達恒表示,銀行公會已聯同其他公會,提出首年只查閱新申請貸款人士的正面資料。監管機構的立場是盡量減低信貸收縮的風險,但並不能完全避免有關情況發生。
業界本身可先留意客戶行為,並不需要急於追收欠款,或銀行可透過貸款重組計劃,幫助財政有困難的客戶。
此外,業界正討論一些進一步監管的措施,包括若發現有銀行濫用資料庫,可以要求暫停有關銀行在香港資信的會籍。
據悉,銀行公會、金管局、私隱專員及香港資信,一直就監管正面信貸資料庫的細則進行討論,包括為濫用正面資料下定義及日後實施細則,以及研究由哪一間監管機構或組織,擔當監管及仲裁的角色。
據了解,香港資信雖然掌握銀行查詢正面資料的紀錄,但由金管局負責日後監管的角色,始終較為適當。金管局可透過香港資信及銀行所提供的資料及登記,確保銀行日後不會濫用客戶的正面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