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多家藍籌地產商不約而同地發表看淡樓市的言論,恒基地產(012)主席李兆基昨日也有類似見解。他表示,過去幾年來自居屋、公屋,加上兩鐵及非住宅用地改變用途等8方面的住宅地皮,令市場供應量劇增,推冧樓市,故雖然樓市現已見底,但相信要待一、兩年後,市場的貨源完全被消化,樓市供求才可回復「暢通」。
李兆基出席美麗華酒店(071)股東周年大會後表示,過去住宅用地供應來自8方面,包括農地、工廠用地及船廠地申請改作住宅用途,地鐵及九鐵的沿線物業發展,居屋、公屋的供應及公開賣地,其中來自投地的比例實際不多,「八路人馬殺入地產市場,貨源自然多,明嘅(投地)你知,暗嘅(指其他7種供應)你矇查查唔知,貨源一齊入市,所以推冧樓市,𠵱家要消化完,樓市先可以通番。」
他預期,市場的供應需要一至兩年時間消化,有鑑於此,恒地在商談補地價時也明顯審慎,李兆基不諱言:「現時睇,後市重係平凡,所以唔使急補地價。」除了補地價步伐放慢,李氏又指,發展商勾地的意欲同時減少。不過對於樓市前景,他認為,地產市道不會大起大跌,數個百分點的調整在所難免,但只是發展商給予顧客的優惠。
對於居屋是否已結束歷史任務,李兆基拒絕回應,只表示要視乎一眾發展商的「全體」意見,當被問及居屋入息上限可能下調至2萬元時,他回應:「入息上限只是降低5%,影響好輕微,我哋賣樓,樓價都已經減幾個百分點。」另外,對於新鴻基地產(016)副主席郭炳江較早前提出,政府可以將整幢建成但未出售的居屋,出售予私人發展商,李氏並未有正面回應郭氏的看法。
雖然認為樓市仍有一、兩年的「消化期」,但李兆基表示,恒地至明年底將推出約9800至1萬個單位,涉及樓面600萬平方呎,每方呎售價預料介乎3000至3300元,全部售出可套現約180至200億元。不過,有分析員指出,李氏提及的接近1萬個單位,實際「水份」極多,大部份為與他人合作發展的項目。
至於會否仿效新鴻基地產及長實(001)近期的低價開盤策略,李兆基稱,要視乎樓盤的規模,「我無咁大個樓盤,大角嘴幾千伙可賣平啲,頭威頭勢,其實兩家地產商都唔係鬥平。我一係唔開盤,一開盤就要開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