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智慧:匯率貶值造成入口通脹

投資智慧:匯率貶值造成入口通脹

滙率風險對一般市民有甚麼影響?如果某地方的資源不多,所有日用品都由外國入口,那麼當外幣升值,本地入口貨價以當地貨幣計算,物價便會上升。如果升值幅度厲害,甚至會為本地帶來入口式的通脹。工資調整通常是一年一度,如果其間物價通脹,市民的實質購買力便會下調,令生活質素下降。
滙價波動的影響有多大?97年的亞太金融風暴,不少東南亞國家的滙價都大幅下降,造成入口貨價上升。香港因為實行聯繫滙率,所以港元兌其他東南亞貨幣反而上升,入口產品價格相反大幅下調,因此香港市民未必能夠體會滙率下挫的痛苦。
近期滙率不穩的情況,已轉至南美洲,例如巴西、阿根廷等,這些地區的貨幣滙率,比對年前已經大跌了六七成。讀者可以想像,如果一年前一件入口貨品只售100元,但一年之後滙率貶值5成,入口貨價便由100元升至200元,你會有甚麼反應?如果工資不相應增加,生活水準明顯地會下降。
這個情況就正正發生在阿根廷,因為本地貨幣貶值太快,市民不願持有本地貨幣,以前阿根廷貨幣與美元掛鈎,不少市民寧要美元不要本國貨幣,結果銀行體系外滙嚴重流失,銀行為自保,不得不限制提款量,市民就算有存款在銀行,也不能隨意提取。當地的投資者可以怎辦?相信離岸投資是其中一個辦法。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