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某周刊報道,年屆八十多歲的林伯(林百欣)自與其子分身家後,近期又要「重出江湖」,管理公司業務。文中講到,他每日由早上七時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孤單一人找員工陪他吃晚飯。真不明白以他的財富,基本上已不用工作,為何還要這麼辛苦,何不退休安享晚年?這與筆者盡早退休享受人生的願望極之不同,雖然亦知道工作的樂趣,但更知在歐洲小鎮悠閒地享受陽光的樂趣,當然醇酒靚車是少不了,美人則……!
正在陶醉於如何享受人生,已無心情繼續「爬」此段稿……,幸好剛巧看到周一剛度假歸來的何車兄之文章,文中提到林伯復出實是吸納麗豐(1125)的好時機,筆者方醒覺早前可能是投資麗豐的良機。更巧合的是,當日下午傳出「超人」退出收購林伯手中的亞視股權,不知這與林伯「再戰江湖」有沒有關係?
事實上,在亞視收購事件中,很多事好像頗湊巧,例如在7月11日傳出tom.com(8001)將收購麗新發展(488)所持有的32.75%亞視股權,但僅以tom.com的股份支付,並不涉及任何現金。跟着在7月26日,林伯在一公開活動中首度開腔表示:「……我認為這個(tom.com出價)價是太低。」(節自7月27日《明報》)。同時當日亦報道麗新系進行架構重組,重組後無異於林伯分身家,他將持有麗新國際(191)系,其子則持有麗新發展。
tom.com在麗新系架構重組前洽購其亞視股權,但在重組後不久tom.com便表示收購告吹,整件事會否與林伯復出,嫌價錢太低又無「真銀」落袋有關?
另一方面,亞視雖然取得中國華南地區的落地權,有助其未來廣告收益,可是據一電視業的專家Barry指出,在未增加廣告收入前,卻先要增加成本。由於現時買入的外國節目(如某著名遊戲節目、話劇等),只需付出香港的播映費,但日後在華南地區廣播時,便需支付該區的播映費,該區人口高達八千多萬,遠高於香港,播映費肯定不便宜,必將增加亞視短期的財政負擔。幸好,據聞亞視有中方的祝福,最終應可解困。
tom.com突然放棄收購行動,真的是價錢問題,還是別有原因?巧合地,近日某電台被指可能有新聞審查之嫌,妨礙新聞自由,這會否是影響「他」的傳媒大業的因素?不知是否一如《蘋論》所言,這次事件背後隱藏政治角力。唉!跟老趙太熟,還是不寫了。
此文是一篇寫得「到喉唔到肺」的文章,連自己也不滿意。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