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挪威小提琴家奧雷.布爾(OleBull),小時候已迷上小提琴,視為終身職業,可惜遭父親反對。布爾父親下令布爾學習實用學科,布爾入學不久,便悄悄退學,將所有精力放在小提琴上。可是,布爾遇上了技巧拙劣的老師,布爾演奏水平只有原地踏步。
在布爾舉行首次個人演奏會時,他沒有神童莫札特般幸運,獲得如雷掌聲;反而惹來排山倒海的劣評,意大利米蘭的一份報章批評最為刻薄:「一位未經訓練的音樂家。」
布爾讀報後,氣沖沖跑到報社,堅決要找評論的作者。報社編輯多番推搪,最後耐不住布爾的「轟炸」,帶他到樂評人面前。布爾見到評論作者後,沒有揮拳痛擊,反而坐下來,向年屆七十的老先生,討教了一個晚上,祈求知道錯處,探求解決方法。
在接受教誨之後,布爾立刻終止了巡迴演奏,日以繼夜地練習,改正錯處。布爾花了六個月,另聘名師學藝。在完成苦學後,布爾重返演奏廳,表演獲得一致推崇,成為歐洲著名演奏家。當時的布爾,只有二十六歲。
面對失敗,面對批評,布爾有兩個選擇:找批評者晦氣,或向批評者討教;布爾幸運地選了後者,得到了成功。
失敗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是失敗後不知因由,無法吸取教訓,無法改進。年輕人求職遇挫,不要氣餒,還應學習布爾精神,求教失敗原因,設法改進。這些年來,麥飛遇上不少挫敗,當中不乏「毫無理由」;但麥飛仍竭力反思,屢敗屢戰。成功道路,本來就很崎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