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父權政治 - 李怡

李怡專欄:父權政治 - 李怡

近幾個月來,中國的宣傳機器,不斷為「江澤民學說」的「三個代表」論大吹法螺,各省市也紛紛提出所謂「三個代表」的典型,其目的當然是為江澤民的留任或繼續執掌最高權力製造輿論。
「三個代表」是甚麼?它是兩年前江澤民說出來的一段甚為彆扭的話: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成為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換一個不那麼彆扭的說法,就是要求中國共產黨一代表全國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二代表中國先進文化,三代表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個代表」的主要意義,是表示中國共產黨不再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不再是只維護工農階級的利益,而是一個維護全國利益,是全民的政黨(中共六十年代初期曾批判蘇聯修正主義對馬列修正的罪名之一就是「全民黨」)。去年在中共建黨八十周年的大會上,江澤民又提出要把包括「私營企業主」在內的社會階層吸進中共黨內,表示「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產、有多少財產當作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與落後的標準」。
今年五月三十一日,江澤民在中央黨校表示,「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這是進一步為「江澤民學說」定位。
「三個代表」的說法,當然是對中共黨綱中關於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的規定有所顛覆,但說是「代表」,卻難免用詞不當。因為「代表」意味着受到某人或某群體授權辦事,同時也要接受授權者監督,以及根據授權者意願更換。中國共產黨沒有受到無產階級或「私營企業主」或「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授權,「中國最廣大人民」也無權更換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因此它不能稱為任何人的「代表」。
也許「三個代表」的真正含意,是表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目標,是要發展中國的先進生產力,要推動中國的先進文化,要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這幾乎是世界上所有執政黨都宣稱的目標,問題是通過甚麼手段去達到。「三個代表」完全沒有提到人民的權利,尤其是政治權利,也就是民主。因此,幾個執政目標,都仍然會是用專權政治的方式去推動。
德國哲學家康德早已說過:「沒有任何人可以假借眾人福祉的名義,強迫我覺得幸福。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他喜歡的幸福……政府或許可以假借為人民謀福祉的名義成立……父權政府可能是人類腦袋想得出的最專制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