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老,生日快樂!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佛利民(MiltonFriedman),本月底就年滿九十歲了。他教會我很多,我衷心感激之餘,也希望回敬一份特別的賀禮:懇請羅馬教廷考慮冊封佛利民為聖人,這樣做現在正合時候。
美國經濟學環境研究基金主席 JohnABaden
羅馬教廷最近受連串醜聞打擊,陷入嚴重危機。其實,教廷早年的歷史也不甚光彩,我有一位極虔誠的天主教朋友,更逕稱之為最原本的「罪惡帝國」。教廷在第二次大戰期間的作為頗受非議,又指猶太人殺害耶穌基督,多年來視如仇讎。幾年前,教廷追封本是猶太人,後改信基督教的修女愛娣.史丹茵(EdithStein)為聖;希望教廷冊封佛利民,延續與猶太人彌補關係的行動。
佛利民一九六二年發表《資本主義與自由》,率先倡議「小政府」的救亡。此書本為知識分子而寫,但出版後學術界反應卻頗為冷淡,更有人語出嘲諷。不過,此書確實得風氣之先,影響極為深遠,書中部份公共政策建議已經全盤落實。
他寫《資本主義與自由》,是希望在時機未成熟之前,繼續流布小政府的理想。書出版後,讀者反應熱烈,形勢也有所轉變。愈來愈多人認為,數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非佛利民莫屬。經濟學行家最熟悉佛老的經濟史和貨幣理論方面的著作;然而,更多人推崇他立場堅定、能言善辯、風度翩翩,堪稱公眾知識分子的典範。
一般人需要行三件奇迹才能獲教廷封聖,佛利民已完成兩項。首先,在越戰期間,他曾代表學術界出任蓋茨委員會成員,檢討兵役制度。在他極力游說下,委員會最終建議廢除強迫性兵役。越戰後,政府採納委員會建議,改行募兵制。
其次,智利採納佛利民的理論,將社會保障私營化,成果有目共睹,很多國家(包括社會主義和前共產主義國家)紛紛起而效法──但美國除外。政府中央統籌的社會保障制度,每因經營不善,形成下一代供養上一代。但隨着發達國家人口老化,此制度簡直像大規模的彭吉騙局(Ponzischeme,種金計劃的始祖),社會福利的氣球終有一天爆破。各國政府必將醒覺,以行動證明佛老的睿見。
兩件奇迹已顯現,尚欠一件,而佛老還有兩項功業備選:他倡議的學券制,已獲美國最高法院裁決為合憲;此外,聯邦政府正認真考慮他的建議,徹底改革政策僵化的林業部。
佛利民早已倡議國家森林私有化。這項激進建議是否可行,三十年前我和他曾在蒙坦拿大學辯論過。當時我主張林業部只需改革,我顯然低估了他思想的犀利力量、政府部門的官僚顢頇,以及環保運動的靈活應變能力。
我早該料到的。不過,當時我確實認為林業部是為公眾長遠利益服務,故有必要保留。以為修正現制度的偏差,已可解決問題。事實證明我看錯了。中央指令已過時,社會各界(包括生態專家、傳統自由主義者、前林業部官員及環保人士等)都積極研究以另類方法管理森林。
「森林外判」和森林基金等建議,可能發展為地區大型實驗。現在已有像新墨西哥州的VallesCaldera基金這樣勇於創新的管理組織,未來肯定有更多類似團體出現。
學券制是佛利民最為人熟知的主張。佛利民夫婦還成立了一個基金,專門推動學券制。他早在五十年代已建議政府,向適齡兒童的家長發放學費資助券,讓其自行選擇合資格的公私營學校。他堅決相信,就算是貧窮家庭,甚至少數族裔家庭,只要家長有真正選擇權,肯定會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學券制的優點現已廣受學術界認同,只有部份郊區名校的家長,認為學券制鼓勵家境不佳的學童入讀,才聯同教師工會強烈反對。
佛利民的猶太人身份令他備受歧視,但他無怨無悔,只是埋首工作,鍥而不捨。他超凡入聖的貢獻,肯定獲得舉世的讚賞及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