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通縮一成小輪地鐵反加價

過去三年通縮一成小輪地鐵反加價

【本報訊】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七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三點四,但交通類別只下跌百分之零點一。統計處更發現,過去三年,小輪、地鐵及公共小巴的物價指數均不跌反升。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考慮在立法會提出私人法案,立例將公共交通票價水平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掛鈎。
統計處指出,通縮持續是由於新鮮蔬果及外出用膳費用跌幅擴大所致。同時,零售商提供價格折扣促銷,以致消費物價持續偏軟。
但據統計處資料顯示,公共交通機構竟逆市加價。一九九九年首季至今年第二季,本港通縮達百分之九點七,境內交通物價指數卻上升了百分之一點一。
升幅最大的依次是汽車燃料、渡海小輪、地鐵、公共小巴,分別上升百分之零點五至十一(見表)。統計處發言人指出,各類交通服務的物價指數已把車資及車資優惠計劃計算在內。

天星小輪仍有加價壓力
天星小輪發言人表示,九九年十月至今從未加過價:「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之中,只有我哋免費接載六十五歲以上嘅長者,我哋𠵱家重有加價壓力。」地鐵發言人則解釋,該公司在九九年取消了早晨彈性上班優惠,○○年則為了資助月台幕門工程,使用八達通乘客一律每程加價一毫,發言人強調地鐵服務物有所值。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議員梁富華對地鐵的物價指數上升百分之二點五,表示難以接受:「地鐵呢兩年又冇點加人工,維修成本有降冇升,加價真係好奇怪。」

將研究新票價調節機制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發言人表示,不同公司受到投資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各異,很難把車資直接與物價指數掛鈎,當局希望在不干預私人市場運作之下,研究一個新的票價調節機制,把交通費納入市民負擔能力之內。
另外,民主黨葵青區議員林紹輝表示,民主黨議員原定在今日的葵青區交通運輸委員會會議上動議要求公共交通減價,但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拒絕派代表出席,所以他們決定在會議中途離席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