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可評書 - 李登

艾可評書 - 李登

我光知道安伯托艾可(UmbertoEco)的散文充滿黑色幽默,倒不曉得他的書評笑裏藏刀。
這個一身包攬了大學教授、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美學家、語言學家多種頭銜的意大利作家,憑《玫瑰的名字》一書成名,小說給拍成電影,叫作《魔宮傳奇》。看過他的一篇散文《帶着三文魚旅行》,十分過癮。
看他的書評也過癮。那是他心裏的話,還他挖苦別人的書評的話?可有點真假難分。他評喬伊斯的《芬尼根守靈》,竟說作者用的不知是打哪兒蹦出來天地不容的語言。
法國長篇經典《追憶逝水年華》,他就嫌普魯斯特句子太長太拐彎抹角,有的居然長達一頁,編輯最好把句子都改到不超過兩三行。又說卡夫卡何必閃閃縮縮,《審判》主角的名字和一些地名幹麼都用代號?
那天在書店看見亦舒的小說《小紫荊》和王安憶的《上種紅菱下種藕》。把書翻了兩翻,就發覺亦舒滿紙都是對白,像在編電視連續劇,王安憶倒描寫佔多,像個不放過微末小節的考古學家。用艾可風格來品評,亦舒的書最宜坐地鐵讀:分段多,一句一行,不費眼。哪怕讓地鐵車門夾着頭,你也可以邊看書邊等人來救你。王安憶的小說呢?最宜愛斯基摩人鑿冰釣魚時看,看兩三頁要花上大半天,魚兒該剛好上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