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新聞》報道,江總最近在會見日本政要時,一再暗示有意留任,指中國憲法規定,擔任國家主席只能兩任十年,而擔任中共總書記並無任期,並表示,以往是「人生七十古來稀」,但現在則「八十歲並不稀奇」。
只不過,僅僅是五年前,他以「七十」為限迫喬石退休時,還是「人生七十古來稀」,何以五年後輪到他該退休時,又變成「八十歲並不稀奇」了呢?從「以往」到「現在」,五年的變化也未免太快了。
江總要戀棧,自然有很多抬轎人為他編造各種理由,除了說「為確保政權轉移期的安定」和「下一代領導人還不成熟」讓人笑破嘴的理由之外,據聞北戴河會議還有人提出應由江總繼續擔任最高領導人的理由有三:一是讓「江八點」繼續在對台工作上發揮作用,江繼續掌權可使台灣至少往統一的方向走,而不是漸行漸遠;二是江在過去任內與世界各國發展良好關係,他繼續掌權可加強中國與各國關係;三是他可帶領中國融入世界經濟。
然而,只要對世界局勢與台灣局勢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不管江總是不是留任,對這三點都不會有甚麼影響。台灣的不統不獨,是美國對華政策兩大支柱所決定的,這兩大支柱一是「一個中國」政策,二是反對使用武力政策。江是否在位,台灣都不會向統一方向走,也不會宣告成立台灣共和國。至於與世界各國發展關係,及融入世界經濟,則是與中國的國勢以及經濟對外開放有關,江在不在位,也不會有任何影響。
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江繼續留任,除了對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民主化與制度化有不好的影響之外,對國家大政方針也沒有甚麼影響。中國科學院中國國情研究中心研究員康曉光上月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時說,即使中共領導層換屆,但依據中國的政治邏輯,只要江澤民活着,就會享有控制力。因此,胡錦濤、溫家寶等人,也只是過渡性人物,而不可能具有戈爾巴喬夫那樣的變革意識。既然暫無變革的契機,中國大陸的幹部和知識界,也就對十六大的人事安排沒有甚麼興趣。
再換一個角度來看,江不能讓自己的親信進入政治局常委,他不能僅僅續掌中央軍委主席就能控制整個黨政軍系統,他要戀棧總書記的權位還不得不把朱鎔基或李鵬留下與他同進退,都說明他這個第三代核心的權威,與第一代的毛澤東和第二代的鄧小平都差得遠了。毛、鄧不管在不在位,還不是永掌最高權力?他們說的任何一句話,誰敢不依?
從這個角度看,掌最高權力者的權力鬆弛,也可以說是經濟、社會開放帶來的一點點正面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