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區多個政府部門近日採取聯合行動,搗破一個專門蒐集食肆剩菜殘羹、酒肉渣滓作原料的地下煉油廠。該廠收集的餿水令整條村熏臭,村民甚至吃不下飯。執法人員不排除餿水油已流入市面。
這個地下餿水煉油廠位於白雲區石井鎮大岡村。每天有大批「單車仔」,騎着以單車改裝成的電動車,兩邊各掛一隻大油桶,將餿水送往這家地下煉油廠。
大桶裝滿惡臭熏天的餿水,經常在運送途中灑潑出來,弄得整條村又髒又臭。住在煉油廠附近的居民,經常聞到餿水臭味,連飯也難下嚥。
據悉,餿水都是那些「單車仔」從市內各酒樓食肆蒐集回來的剩菜殘羹。廠方將這些餿水儲存在每個容量達一百公斤的大油桶內。這家地下煉油廠,就儲存了三百桶餿水。
當局並在工場發現兩個大鑊,工人先用原始的方法,吃力地站在那些肉菜殘渣中用腳擠出水份,再將渣滓放入兩個大鑊裏,然後燒火煉油。鑊台的後面裝有一個鐵閥門,水份從底下的閥門流出去,而兩個大鑊又與一條輸油管道連接,管道出口放着一隻大油桶。
前天下午,來自當地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門的大批執法人員在接報後趕往現場。地下煉油廠負責人面對執法人員時,還嬉皮笑臉地反問:「廣州市那麼多煉餿水油的都不查,為何單查我這裏?」負責人稱,一桶一百公斤的餿水約能煉出二十公斤油,一桶餿水油能賣一百多元。該煉油現場的三百多隻大油桶料將可帶來約六千元利潤。
負責人又稱,該餿水油加工場原本是設在白雲區江夏的,因為查得緊,搬到大岡還不到一星期,提煉出的餿水油都運往四會市的一家陶瓷廠作燃料,並不會供食用。
執法人員對其說法感懷疑,以未獲批准就開工的罪名,將所有工具及油桶扣查,同時繼續追查餿水油是否已流入市場。內地過去曾破獲用餿水煉食油的非法工場。
廣州《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