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移民素質 - 吳靄儀

怎樣提高移民素質 - 吳靄儀

符合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的人士享有香港居留權,這些人的權利必須尊重。現時在大陸有多少人合資格來港?要是這麼基本的重要資料也沒有,特區政府如何談得上人口政策?
回歸前要收集這種資料可能存着種種困難,但時至今日,就應十分容易。首先,特區政府要成立一個登記制度,讓居住在內地的合資格人士登記,實際上主要是父或母得到香港永久居民資格之後在內地所生的子女,及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兩大類別。
經人大釋法之後,這些合資格人士仍要申請得單程證才能來港定居,所以登記不會構成大量內地人湧港的問題。但登記冊成立之後,特區政府就會掌握到最重要的基本資料,包括人數、分佈地區、年齡、性別、婚姻及就業或入學狀況。
這些基本資料不但有助特區政府事先了解未來居民的結構,同時也令政府能利用最少的資源,最有效地提高這些未來人口的質素。根據長期在南中國做研究的國際學者的分析,不同地區的人口特點各異,有些地區的人,學歷及生活習慣以至方言都與香港人分別不大,而另一些地區——主要是農村社會,則剛好相反,而且由於方言溝通不便。成為融入香港社會的障礙。與其來港之後才尋求參加新移民班,特區政府在他們等候來港間,就在內地未來人口密集區舉辦課程,這樣,他們日後一抵埗就能照顧自己,貢獻香港社會。有了資料,就可以討論政策問題,特別是應不應讓已登記的而屬某些情況的人優先得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