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視股權爭奪戰,終於在tom.com(8001)宣布放棄收購的消息下告一段落。tom放棄亞視股權的原因在新聞稿中已完全交代,在此不再評論,反而亞視獲得廣東省的「落地權」後,對其盈利的影響,較值得和各位探討。
一直以來,內地均嚴格限制外資電視媒體進入內地市場,雖然亞視頻道的節目被「默許」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播放,並擁有極高的收視,但在廣告時段,本港電視台的廣告會被「插播」,因此內地商戶可能會因此而放棄在本地電視台投放廣告。如今亞視能正式獲得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播放權,實在有利提高廣告方面的收益。
近年中國是亞太地區廣告投放增長率首位的國家,單是今年首季,中國用在廣告的開支便高達250億港元,數字驚人,因此本地兩間電視台均一直希望可以獲得「落地權」,令盈利有突破性的增長。不過,如各位有收看電視節目,都會發現不少內地商品出現於廣告中,由此可見,內地商品對本地廣告業有一定的吸引力。
內地商品的擴展及受市場留意的速度,在近幾年真的以頗驚人速度進行,尤其是一些保健食品及醫藥用品,更廣為市場接受,如昨日宣布入主EHEALTHCARE(835)的萬基藥業,近年發展迅速,其生產的保健食品亦甚受國內市場歡迎。受到消息所刺激,EHEALTHCARE昨日股價上升超過兩成,由此可見,國內商品對投資者來說,亦有一定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出售EHEALTHCARE股權的卓健亞洲(593),雖然股價昨日逆市下跌一個價位,但由於出售EHEALTHCARE後,卓健的財政狀況將可由淨負債轉為淨現金,有助更專注發展核心業務,卓健亦可解除對EHEALTHCARE財政支援的負擔,這都有助卓健改善盈利表現。故此今次的交易,除了對EHEALTHCARE前景帶來憧憬外,亦有利卓健日後的發展,屬於雙贏局面。
今次的交易,投資者應留意的是,萬基藥業會否是國內商品來港借殼上市的序幕呢?雖然在細價股風暴後,不少資金都對港股卻步,但不少本地公司的質素仍然優秀,只要其固有業務能和國內公司銜接起來,本地上市公司對國內公司仍有一定吸引力,故投資者在對細價股提高警覺的同時,亦應留意這些公司的潛質,當中可能有不少有上升潛力的股份存在。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