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不只一次洽商亞視股權交易<br>王兟指劉長樂開天殺價

雙方不只一次洽商亞視股權交易
王兟指劉長樂開天殺價

【本報訊】Tom.com(8001)終止收購亞洲電視餘波未了。亞視大股東兼行政總裁陳永棋一直堅稱無意及不會出售亞視股份,但Tom首席執行官王兟昨突然表示,劉長樂與陳永棋的說法並不正確,Tom曾與其代表就收購接觸過不只一次,對方也表示願意售股,並向Tom提出收購建議價,但「對方索價過高」。故他看到對方無意出售股權的報道時「覺得十分驚訝」。

被指為此宗交易的「幕後總指揮」、Tom主要股東周凱旋昨日遇到傳媒時則說:「唔知點解(交易)一開始就俾人當做政治事件處理,呢個唔係事實,但呢樣嘢係beyond我哋control(超出Tom的控制)。」她又形容Tom只是以商業化方法去計算投資,並說:「整件事(收購亞視股權的交易)政治化,對北京唔fair(公平),對香港亦唔好。」

周凱旋:整件事被政治化
王兟昨日出席電台訪問後表示,整個收購計劃到此可謂closedthechapter(告一段落),又說:「唔做呢件事(收購亞視)有喜有悲,喜係做生意要知道whentostop(何時終止);悲係本身一件簡單商業決定被複雜咗。」王兟多次強調長實(001)主席李嘉誠一直對Tom管理層非常信任,在一切有關計劃未落實前,毋須天天向他滙報,故李氏被牽涉其中,對他並不公平。
不過,王兟在離開前一刻被問及「會否覺得亞視估價過高」時,未有即時回應,其後則透過公關部向傳媒首次披露,Tom曾與劉長樂及陳永棋的代表就收購一事接觸過不止一次,對方亦表示願意出售有關股權,並向Tom提出收購建議價,彼此的分歧在於「對方索價過高」。

王兟:商業考慮非受壓
至於停止收購的原因,王兟說不能進行有意義的「盡職審查」是其一;近期多番出現關於亞視的不利傳聞,故有終止意思。對於市傳Tom是受到中央的壓力而被迫「知難而退」,王兟表示,管理層一切決定都以商業角度為原則。他又指出,亞視積弱已久,要將其扭虧為盈要花很大氣力,故此不投資亞視對TOM並非負面因素。Tom昨日股價微跌5仙,收報2.8元(見圖)。
另外,對於外間指Tom收購亞視有壟斷媒體行業之說,王兟認為這是見仁見智,不同的看法絕不會直接影響集團的投資決定。他說電視只是媒體行業其中一個方向,並不是唯一的賺錢途徑,亞視亦不是Tom的唯一機會。在放棄收購亞視後,Tom暫未有其他打算,但他認為在大中華區內「應該重有好多其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