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跨進大學門檻,相信是莘莘學子的期望,應屆中七學生阿雄,今年終圓當大學生的夢想。然而,在阿雄的臉上,卻找不到半點歡顏,因為出身貧困的他,連日來為一筆大學註冊費和學費四出奔波,煩惱不已。
「九月開學之前,要交晒註冊費同上學期學費,夾埋大約二萬二千蚊,𠵱家我問幾個同學湊咗五千元交註冊費,重欠萬幾蚊學費。」阿雄皺着眉板着臉說。
二十歲的阿雄,雖然年紀輕輕,但特殊的家庭環境,令他早熟成長,其母謝女士老懷安慰地謂:「可能佢爸爸唔生性,對我哋唔好,所以阿雄由細到大都好獨立,好發奮,佢成日話大個要做警察,維護法紀,重話要助養孤兒。」
四十五歲的謝女士,早年與染有不良嗜好的丈夫離異,百病纏身的她,與阿雄及十二歲幼子靠着微薄的綜援金維生,生活清苦。「自己身體唔好,幾十種病,骨科、內科、精神科、腦科統統睇勻,冇本事做嘢賺錢,難為咗兩個仔。」
唯一令謝女士欣慰的是,兩名兒子學業成績斐然,尤其是阿雄,品學兼優,在今年高級程度會考中,更考獲不俗的成績,順利升讀香港理工大學,攻讀物理治療學系。「考到梗係開心啦,唔使咁彷徨,但就擔心唔夠錢,心情可以話係悲喜交集。」阿雄苦笑道。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綜援政策,綜援連就學開支津貼只適用於就讀高中或以下程度的學生,大學課程並不包括在資助範圍之內,換言之,阿雄來年的一切教育開支均須自行負擔,對經濟緊絀的謝女士來說,可謂雪上加霜。
一臉憔悴的謝女士歎道:「平日我哋幾仔乸已經好慳,佢兩兄弟返學放學都唔敢搭車,寧願慢慢行二十分鐘,我買餐餸都唔可以超過二十蚊,咁嘅情形都係啱啱夠使,邊有可能剩錢,第時冇埋阿雄份綜援,都唔知點算。」
沉默寡言的阿雄只表示:「我諗住申請政府學生貸款資助,但手續要入學後先有得辦,審批又要一段時間,𠵱家問題係,我連第一期學費都冇錢交。」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有見阿雄家境清貧,其勤奮向學精神可嘉,遂撥款一萬六千七百二十五元,資助其繳交大學第一期學費。
捐款編號:C0649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