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元貴、陳倩雯報道】一名年逾八旬的肺炎病人於上月病發,入住伊利沙伯醫院兩日後轉往佛教醫院,在佛教醫院內不足二十四小時即告身亡。死者的子女不滿伊利沙伯醫院倉卒把病人轉院,導致其父得不到適當治理而死亡,並投訴主診醫生譏諷他們「潑婦罵街」。病人權益協會批評,該院醫生用詞不當,未有顧及死者家屬的情緒。
死者陸發樂,八十四歲,於七月二十三日因發燒、咳嗽、嘔吐及胃部不適,入住伊利沙伯醫院內科病房,醫生經檢查後診斷其患上肺炎。七月二十五日,醫生認為陸的病況經藥物治療後轉為穩定,發燒已減退,故安排轉送陸往佛教醫院繼續治療。但轉院後不足二十四小時,陸即告不治。陸的兒子陸觀群指摘伊利沙伯醫院,在其父病情仍是嚴重下仍然安排轉院,有疏忽之嫌。
陸觀群與妹妹陸小冰隨即向伊利沙伯醫院作出投訴,以及去信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何兆煒。該院於本月九日派出主診醫生與陸氏兄妹會面,陸小冰說,主診醫生回應質詢時語氣輕佻,其間並譏諷陸小冰是「潑婦罵街」。該院發言人卻反駁稱,由於交談過程時死者家屬情緒比較焦急和憂慮,醫生曾建議死者家屬採納心平氣和的態度,以達至較理想的溝通效果。其間,醫生只是溫和地勸喻家屬說:「千祈不要像潑婦罵街般對話。」
病人權益協會總幹事彭鴻昌批評,該院的醫生未能顧及死者家屬情緒,並認為即使今次事件中主診醫生語氣溫和,但採用「潑婦罵街」的用詞顯然不當。「咁樣好易激化家屬唔開心嘅情緒,嚴重嘅會令到家屬自責,點解會送親人嚟一間咁不負責任嘅醫院!」
伊利沙伯醫院以陸發樂的個案已轉介死因裁判庭為由,拒絕評論其死因;但陸小冰指,早於上月底已獲警方書面通知,死因庭不會就其父個案展開研訊,她斥責院方講大話。該院發言人的回應說,根據死因條例,死因庭會就每個轉介個案進行死因研究,該庭會將有關死因研究的最終決定直接通知死者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