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批應屆畢業生在暑假期間擁入勞動市場,令本港失業率再創新高。港府昨日公布今年五至七月最新失業率達百分之七點八,較上季上升零點一個百分點,失業人數大幅增加一萬一千六百人。
有學者認為,港府近期推出多項針對畢業生的培訓及就業計劃,只是人為地拖慢失業率的惡化速度。專家表示,失業率高企令患情緒病人士亦告增加。
最新就業不足率由上季的百分之二點九,下跌至百分二點八,就業不足人數有九萬八千人,較上季減少二千五百人。
就業不足率獲改善的行業,主要是建造業。不過,失業率在多個行業都出現上升。
統計處助理處長李榮光表示,由於大批畢業生在暑假投入勞動市場,會令失業率惡化,因此按慣例,該處會透過季節性調整,調低這期失業率的升幅,以反映失業率的全年走勢。
據處方數字,未經季節性調整前,五至七月的失業率應為百分之七點九。
財政司長梁錦松預期本港未來失業率仍會上升。本港的總就業人數自去年十月持續下跌以來,在本季首次出現上升,由三百一十九萬多人,上升至約三百二十二萬人。
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說,港府推出展翅計劃、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及毅進計劃,拖慢了失業率惡化的速度,但未能阻遏失業率的升幅。
另外,明愛中心在三月份推出失業人士互助熱線,截止上月底共有六百八十一人使用,平均每月有一百七十人致電求助。
其中有百分之四的求助人士表示有自殺傾向,百分之三點二自稱有精神病,百分之八點二懷疑自己有精神病。
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副教授李誠表示,失業率高企增加市民的心理壓力,而失業人士一般面對很大的經濟困境,這些都促使患有諸如抑鬱、焦慮、驚慌等精神病或情緒病徵狀的人士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