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於英國從事幼兒工作的FetishFashion外籍女店東BrendaScofield,七七年來港後一直任教中學戲劇科,但她表示對BDSM(綑綁式性虐待)的概念和感覺,自小便縈繞她腦海。直至十多年前,她從報章上看到有關BDSM的描述,始真正了解自己的需要。
Brenda憶述她於九十年代偕同丈夫遊覽澳洲,首度參加悉尼一個BDSM派對。她發覺派對的氣氛親切友善,恍如加入一個BDSM大家庭,而前輩都很照顧她,不但教她玩BDSM遊戲,更提供心理輔導,讓她加深了解自己的興趣,頓解心結和壓力。
回港後Brenda放下教鞭,建立她的BDSM家庭。因緣際會購入Fetish店舖,九六年斥資逾百萬元擴充並遷往現址經營。Brenda指不少BDSM愛好者自覺興趣異於常人,十分抗拒向別人透露自己取向,逐漸形成孤獨的性格,而她開店的目的正是希望建立一個BDSM家庭,親身為對身份感到疑惑的志同道合者提供心理輔導。Brenda稱:「不少鍾情BDSM的人士喜歡來我這裏,因為他們知道有一個BDSM家庭在背後支持他們,愛護他們。」
Brenda指店內有兩間房,擺放大量購自英國的最高級和最昂貴SM裝備。她不但在店內舉行BDSM派對,有時租場給顧客舉辦生日會或雞尾酒會,她表示不少顧客是專業人士。
Brenda將於下學年到香港大學及城市大學擔任一至兩課客席講師。她認為BDSM不可與性混為一談,但不少電影將BDSM描寫得過份偏激,故希望向學生灌輸正確訊息,她強調不是向公眾推銷BDSM,只希望社會人士對BDSM持開放態度,不要鄙視SM愛好者。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