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談得最多的「輸入內地專才」計劃其實是很天真的。時代不同了,內地的發展機會也不少,有專才的人不愁找不到出路,得到屬內地社會人上人的薪酬地位,過很愜意的生活,若來香港工作,所得的薪酬地位,在香港只能勉強算是中產階級,還要常常聽到看不起內地人的聲音,他們有甚麼理由要來香港?
所以,以為用居留權長期大量吸引「好使好用」的內地專才,收到「提高人口質素」功效的如意算盤是打不響的。
中央政策組不妨在內地做點研究調查,看看內地(除了爭取居港權而長期受特區政府歧視的港人子女之外)有甚麼專才會有興趣來港、會對甚麼條件待遇感到吸引;有了確實的資料基礎,才談應推行甚麼政策不遲。
同時,目標要弄清楚,特區是要專才,招攬內地專才是愛其才還是愛其來自內地還是貪便宜?如果是愛才,那就不必特別制訂自內地輸入專才的計劃,倒不如統一開放批准有專才者來港工作,一視同仁,不管來自東南亞、歐美非洲印度或中國內地,無分種族國籍,用人唯才,那反而會令香港回復國際都會的面貌。用人唯才,公開競爭,其實更可以刺激本地人才爭取更高水準,才是真正提高人口質素實力的長遠政策。
有人認為,自內地輸入專才,有助加強與內地經濟聯繫,搞活香港經濟,但兩者之間有沒有必然關係呢?具有一流專才的中央政策組可否在這方面做多點有用的研究,把資料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