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買賣形式愈來愈多元化,除了能用電話或親身到經紀行買賣之外,還可以用手機、PDA及電腦作網上買賣。
在美國,有所謂的折扣經紀(DiscountBroker),亦即其經紀行交易收費比傳統的經紀行為低,例如傳統經紀行可能最低交易佣金要收數十美元,但這些折扣經紀只會收取十數元。
折扣經紀之所以能夠收取低廉佣金,除了因採取薄利多銷的策略外,還有它們多數採用網上交易,利用資訊科技去削減運作成本。其實市場上有一批投資者,他們本身已具一定的投資經驗,有自己的見解及分析能力,不用經紀作出投資建議,他們只需有效率的執行買賣,以及廉價的收費,於是利用網上交易的折扣經紀在美國便流行起來,投資股市的人數愈來愈多。除了401K法例有利美股發展之外,亦有人認為因為網上交易的普及,是令到2000年之前美股大幅上升的其中之一個原因。
在2001年之前,世界已經崛起了不少網站經紀,而不少公司都在香港成立了分公司,或與本地大型機構建立新的合資公司,但經歷了金融風暴及911事件之後,很多網上證券公司不是結業,就是已經被賣盤,原本希望在第三代終端機運作之後,能夠在股市分一杯羹的如意算盤似乎打不響。
現存的網上經紀怎可以避免受到淘汰呢?明天再續。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