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攻略:零息供車傾銷GM圖一矢雙鵰

市場攻略:零息供車傾銷GM圖一矢雙鵰

美國上周剛公布了7月零售銷售數字,升幅為1.2%,但扣除了汽車銷售後,升幅則降至只有0.2%;而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字,7月工業生產可以延續過去半年上升的勢頭,亦是受汽車產業提振。由此可見,在美股反覆滑落導致財富萎縮,加上經濟不景氣促使消費者信心下降的嚴峻時刻,汽車銷量增長仍見理想。究其原因,相信與車廠紛紛提供零息分期促銷有關。

當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Corp.)於7月初率先倡議零息分期買車的優惠時,華爾街投資者對此策略紛紛用腳投票,大舉拋售通用汽車的股票。因為他們相信,通用汽車此舉雖然可望贏取更大的市場佔有率,但對其盈利卻有損無益,而且此次割喉戰將會拖垮整個汽車業。
通用汽車毫不理會外界的反應及批評,按照原定計劃推出零息供車優惠。此項優惠短期內難免削減邊際利潤,但通用汽車的管理層心中卻另有盤算。

打擊對手擴大市場
他們打算在2004年推出一系列新款汽車,故希望及早吸納一批新客戶,目的是培養客戶的忠誠,讓他們日後換車時會優先考慮通用旗下的其他新車。另一方面,通用汽車掀起今次減價戰,亦是看中了本已百病纏身的競爭對手根本無力招架。
雖然福特(Ford)和戴姆勒佳士拿(DaimlerChrysler)奮起迎戰,同時向買家提供零息分期優惠,其中後者更不惜把保養期延長至7年或70000公里,但通用汽車仍成功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7月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4%,反觀福特只有1%的增幅,戴姆勒佳士拿更按年下降了4%,成為大輸家。若把上半年的成績計算在內,通用汽車的市場佔有率由27.7%增至28.5%,福特下降了2%至只有20%,戴姆勒佳士拿則僅堪維持於13.5%左右。

變相減價成本不輕
這場變相減價戰成本不菲。據分析家估計,顧客透過零息供車計劃,平均可以節省3100美元的利息支出(見附表),在此場零息遊戲中,顧客之得乃車廠之失,車廠的邊際利潤損失不言而喻。
對福特來說,被迫參與此場戰役可算損失慘重。經過去年大幅虧損後,福特今年第2季終於轉虧為盈,錄得微利,本來以為守得雲開見月明,豈料突然殺出此場零息爭客戰,看來福特要扭轉虧損的願望又難免落空。至於戴姆勒佳士拿方面,該公司剛投放了數以十億美元用來改善引擎及波箱,本來以為可以置身減價戰事外,可惜用質素搭夠的算盤難以敲得響,最終亦被迫加入戰圍。

提高產能彌補損失
通用汽車主動掀起此場戰役,絕非意氣用事,而是經過精心計算。首先,假如沒有措施刺激消費者的意欲,在此經濟低迷時期,銷售額必然下降,業績恐怕會一落千丈;其次,經過10年的瘦身行動,通用汽車生產的浮動成本已降至收入的62%左右,與以高效率見稱的日本車廠看齊,與福特或戴姆勒佳士拿的逾70%比較,所享有的成本優勢在減價戰中可以佔盡先機。另一方面,銷售急增意味着通用車廠可以更有效率地進行生產,生產力上升亦可以彌補零息供車所招致的部份損失。
不過,業內人士估計,通用汽車要在今次減價戰中完全沒有真正損失,市場佔有率便必須額外增加2%。若以目前28.5%的佔有率,比過往只高出0.8%,其盈利表現仍難免打個折扣,要達到第3季有5億美元利潤的目標,有一定難度。
究竟這場零息優惠的減價戰是「損人利己」,或是「損人而不利己」?亦要視乎通用汽車往後的銷售成績來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