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小巴乘客 勁跌二至八成<br>將軍澳居民多改乘地鐵

巴士小巴乘客 勁跌二至八成
將軍澳居民多改乘地鐵

【本報訊】將軍澳地鐵支線通車後,昨日首個上班日運作大致順暢,雖然間歇性出現「塞車」情況,部份乘客亦未熟習新「開合式」入閘機,但仍成功「吸」走大量原本乘搭巴士或小巴上班的居民,令巴士、小巴及的士乘客量勁跌兩成半至達八成,有司機擔心會面臨裁員或減薪。
首班列車昨晨六時順利開出後,乘客數量至早上八時半達至高峯,在油塘站轉往港島線的乘客,部份需等候第二班列車才成功上車;部份受訪乘客表示,昨日已提早五至十五分鐘出門,以防出現混亂。地鐵發言人指出,昨日已額外調配人手到沿線各站,運作一直暢順。

打蛇餅不復見
不過,昨日地鐵仍間中「塞車」,接近十時一列地鐵由將軍澳站前往寶琳站途中,因前方月台的列車未開出,而須停頓了兩次全共約六分鐘;地鐵發言人強調屬正常運作。
受到新支線通車影響,乘搭巴士或小巴的人數劇減,在將軍澳尚德邨巴士總站,平日每朝早上八時左右,均有數百人「打蛇餅」等候巴士;但昨日巴士總站反而有「車」滿之患,只有數十人在等車。在傍晚下班時,平日幾乎爆滿的巴士296A(牛頭角地鐵站至尚德巴士總站),每班車只得十多人乘搭。
新巴發言人表示,由將軍澳開往接駁觀塘線地鐵站的三條路線(796A、796M及796S),乘客量下跌四分之一至一半;九巴發言人則拒絕透露跌幅。兩巴均表示,要觀察情況始決定進一步行動。
來往坑口厚德邨至新蒲崗的一○二專線小巴情況更差,該小巴線站長呂先表示,原估計只會流失三至四成乘客,但昨晨竟少了七至八成客量,有時要空車開離總站,「真係少得比預期緊要!」他擔心乘客大減後,公司會裁員或減薪。經營該線的冠榮車行董事馬僑生表示,利潤已極低,難以透過減車費反擊地鐵搶客。

的士司機古先生則說,以往七時許已可走一轉將軍澳至中環,收入約一百二十元,但昨日至七時半,仍在將軍澳兜圈搵客。
雖然地鐵新線昨日運作大致暢順,但仍有多項問題需解決,其中乘客使用新的「開合式」入閘機時,雖有地鐵人員在旁協助,但仍有乘客不能順利過閘,也有持八達通乘客不慎多一次付車資;此外,部份車站的冷氣出風口有水珠凝結,滴到地上,容易令乘客中招。

地鐵將軍澳支線四大問題
1.新入閘機
新式入閘機有時運作不順利,部份乘客難掌握正確使用方法
2.滴倒汗水
地面車站內冷外熱,冷氣出風口形成「倒汗水」滴中乘客
3.突然停車
列車有時停頓三數分鐘,以便前方列車駛離月台
4.指示混亂
個別車站指示欠清晰,有乘客投訴不知在哪裏轉車
資料來源:綜合乘客意見及本報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