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比賽 - 蔡瀾

漢語比賽 - 蔡瀾

這次到北京,是陪着金庸先生來的。中央電視台有個鉅型的鼓勵外國人學漢語的比賽,金庸去當首席評審。
來自世界各地的幾百名參賽者中選出四十多個,再挑選十五名決賽,得獎的可在中國任選一地留學,包括住宿的來回機票,加起來二十幾萬人民幣。頭獎三名,其他人也有豐富的獎金。
第一個環節是用漢語自我介紹和朗讀志願,為時兩分鐘,中間挑選題目問答,最後又要過知識題的一關。

越南來的女選手穿着民族服,學鄧麗君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儼如職業歌星,咬字清晰,很有水準。
餘興節目中還有身材高大的金髮姑娘跳扭秧舞,甚有趣。
美國來的女子和斯里蘭卡的少年扮《駱駝祥子》中的虎妞和祥子,虎妞給弄大了肚子那一段情節,祥子不認賬,虎妞大哭大叫:「我不要活了!」把觀眾笑破了肚皮。
有一位來自德國的參賽者,還專門研究魯迅的《狂人日記》。
參加的人不管獎金有多少,志在得到一個「漢語使者」的榮譽。有了這個銜頭,足夠他們一生人找到工作。
節目當然也有缺點,像問答題的答案全錄在一本書上,熟讀了甚麼問題都回答得準確,這就沒甚麼意思了。
比賽結果,頭三名的得獎者來自新加坡和越南。這些人本身和中國語文的接觸機會多,對一個漢字都不認識的白種人來講,並不是太公平。
金庸先生事後建議,今後的比賽如果能分華裔籍和非華裔籍的,就更完善。主辦者都覺得有道理,拳擊賽中也分重量級和輕量級,男女足球隊也有分別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