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聲興專欄:分析業績勿只看純利

鄧聲興專欄:分析業績勿只看純利

近日有不少投資者表示,不太明白為何很多美國企業於較早時公布的第二季度業績表現勝預期,甚至出現大幅增長,但其股價卻停滯不前。
事實上,很多企業公布完第二季業績後,其全年度的預期PE已回落不少,但投資者仍似乎不太有信心吸納,主要原因是不少企業的純利上升,原動力是來自經營成本下降,即企業透過不同方式去削減成本,包括裁員、關閉生產線、節省資本性開支及減低員工成本等,令到盈利表現獲得改善,但實際上營業額並無顯著改善,甚至乎出現倒退。營業額無改善,即反映出企業的銷售並不理想,期內並沒有新生意產生,另外,亦反映出市場需求仍十分疲弱。

須了解經營狀況
由於成本不可無止境地去節省,企業要維持盈利增長,必須靠營業額增長帶動,即企業必須有新的生意才可維持收入的增長,從而令盈利持續增長。如單靠節省成本去刺激盈利表現,通常其效應只可維持兩至三季,當大部份的環節成本已被削減後,則邊際利潤再改善的空間已變得很少。
以上現象正解釋了為何不少美國企業業績已有所改善,但其股價仍表現不濟。主要原因是雖然PE已因業績改善而有所回落,但由於並非營業額改善,未來盈利增長動力將未必能夠維持,就算現時PE已回落,但並非代表已達到十分便宜的水平,因為未來PE將有可能因盈利增長放緩而回升。
因此,我們在分析企業業績時,不可只看純利的增長,必須了解其經營狀況是否真的有改善。
鄧聲興
網址:www.etung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