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獅貨櫃(716)上周五反彈,收復了周四的大部份失地,其實是仍有大盤力沽,只不過買家實力增強,所以股價才造好而已,筆者通常不理盤路,現時水平依然是看好。
不過勝獅這兩日的走勢,是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中午公布業績,雖然業績公告的內容,已比一般公司詳盡,但數據上一些小疑點,卻始終要在其後的記者會及分析員會議中才有交代,因此第二日買家信心明顯增強,是絕不出奇。不知何解,香港近年的趨勢是追求不切實際的國際化形象,早前曾有建議縮短公司停牌的時間,發出通告交代清楚後一兩小時便恢復交易,在理想的世界中當然可行,但大家也要了解香港投資者的平均水準,匆匆復牌,只會造成很多無謂的財富轉移,要提升香港市場,最根基的工作其實是投資者教育,這方面做得差,其他一切也變成浮誇而已。
上周四周五筆者收到不少關於勝獅的求救電郵及電話,逐一回答實在太花時間,所以周五撰文討論。其實筆者並非太介意這些人是否筆者公司的客戶,但個人時間有限,而嚴格而言筆者是為公司工作,理論上是應在工餘時間才回覆。
其實在上周四有大批行家上了山東參觀一間上市公司,但筆者部門人手有限,只能夠選擇性跟進上市公司,如果筆者也北上,又如何可即時分析勝獅業績?筆者部門有一位同事即將離職,現今環境自然是不請替補,更加只能跟進少數公司,這點希望大家會明白。
有不少年輕人問筆者入行途徑,其實研究部前景頗為黯淡,中小型行較獨立,卻愈來愈少生存空間,公司虧損自然先向後勤開刀,大行處境較佳,但分析員與企業融資部息息相關,加上又諸多規條,很難十分獨立及有滿足感。分析員尤其是股評家,完全只是表風光,散戶文化不改,根本沒有前景,老實說筆者也正在尋求轉型。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