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六種語言神童回流學中文

曉六種語言神童回流學中文

開學在即,近百家長昨日特意帶同子女參加由中華藝社舉辦的幼兒開筆大典,希望在孔子像前許願後,來年學業成績突飛猛進。大會司儀之一是十三歲的鄭鴻飛,他小小年紀已通曉六種語言,新學年將在大埔靈糧堂劉梅軒中學升讀中一,希望能實現嫲嫲的期望——學好中文。
鄭鴻飛的父親是香港人,母親是日本人,他在香港出世,年僅兩個月時移居日本,之後港、日、北京(外公外婆居住地)三地輪流居住。鴻飛的普通話和日文都非常流利,尤其以家中主要溝通語言——普通話最字正腔圓。
兩年前,他正式留港「落地生根」,開始學習廣東話與英語;至於韓語與印尼話,則是由他一位在日本的導遊朋友教授,學了一、兩年,流利程度是「日常溝通還可以」。

能說普通話感自豪
對於自己能說六種語言,鴻飛以廣東話謙虛地說:「都係有咁嘅機會先學到,不過已經唔想學咁多語言,其實四種已夠,英語、日語、廣東話再加普通話!」
多種語言中,鴻飛最喜歡普通話,曾在普通話朗誦、故事比賽中奪獎無數。他認為,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故為自己為能操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感到自豪。他說得最不好的是英語,因日、英的文法調轉,令他難以適應。

由李汝大主持儀式
鴻飛本來在日本國際學校讀書,他的日籍母親說,鴻飛的嫲嫲是新界原居民,不喜歡孫兒說日語,新學年惟有轉往中文中學就讀。
參加開筆大典的家長都希望子女透過儀式可以知道讀書的好處。許太小兒諾晴由四十年前的會考狀元李汝大替他進行開筆儀式,許太說:「希望佢可以受呢度氣氛影響,知道讀書係好嘢,提起讀書嘅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