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經濟一體化,商業競爭愈趨激烈,02香港國際電腦研討會主席蕭漢華認為,廠商有必要要透過資訊科技,加強與商業夥伴的聯繫,增強競爭力。本地廠商多在港設總部,在內地設生產廠房,銷售市場則以美國為主,若三方能建立虛擬商業社區,連接各方的電腦網絡系統,將有助提高效率。
他舉例若美國買家突然要求在「毛毛熊仔」上加拉鏈,三方可即時透過網絡系統連接,利用三維視覺技術看到最新產品的要求,內地廠房系統可迅速計算生產程序額外所需的時間、原材料等;而香港總部的系統則計算出成本的增幅,公司財政狀況的調整等,大大提高決策效率。
蕭漢華指出,以往廠商可透過調整內部生產程序提高利潤,現在單從生產過程賺取的利潤已十分微薄,需依靠產品設計、購買原料,及售後服務等環節上着手,在在需加強與夥伴的聯繫。例如成衣商跟布料供應商連網後,便不用積壓布料;布商亦可掌握客戶的用料進度,可更有預算地按時供貨。但當中涉及雙互的信任問題,因為連網後會有不少資料互通。
本港不少大企業如電訊盈科(008)與思科等,早於3年前已建立虛擬商業社區,中小企則仍是起步階段。他說經濟環境雖欠佳,亦有個別企業在逆市中擴大資訊科技的投資,因為他們了解資訊科技不但可節省成本,更能為企業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