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併之後,每股股價便會上升,股價愈高,如果每手股份數目不變的話,購入一手股份所需的金額便會較高。原本細價股希望吸引一些散戶投資者吸納股份,但因一手新股的金額太高的話,結果公司便會失去這些潛在股東。
避免一手股份所需金額太高,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取消一手的限制,讓投資能夠購買一股兩股股份。這樣無論投資者手上預算是多少,他都可以按本身的預算購買自己喜愛的股份,但在香港實施這種無限制的股份,會有一定難度。
根據香港現有的法例,股票一定要有實物存在的,亦即必須印製股票,以前的股份,是每手股份便要印製一張股票,如果一手股數愈少,公司所須印製的張數便愈多,假若投者要買賣股份,首先要把股份轉至經紀行的名下,有些經紀行會收取存倉費,費用會按股票的張數而計,例如5元一張股票存倉費,那麼一手股份數目愈少,投資者所要付出的存倉費便愈多。這解釋為何一般細價股,通常一手股份會在2000股或以上。如果要解決一手股份的問題,最好的做法就是證券無紙化,這種無紙化的方式,在新加坡及國內已經實行了。如果無紙化實行之後,就算股價很高,投資者仍可以一股一股的買。但問題是現有法例是不容許股票無紙化,如果要股票無紙化落實,便要修改法例了。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