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光顧的理髮店,來了一個新職員,負責替客人洗頭。他十七、八歲,本來已高大,再加上染金的頭髮用定型劑豎直,看起來又高了兩寸。第一次見面,他主動地告訴我他叫阿俊。中五畢業,自知不是念書的材料,會考還未放榜便開始找工作,因而覓得這份差事。
「有甚麼目標?」我問。
「做一個出色的髮型師,」阿俊一邊為我洗頭,一邊憧憬着將來說:「擁有自己的事業。」
「現在的入息還可以吧?」我問。雖說經濟不景,但這家理髮店的生意挺好。
阿俊彎腰,在我耳邊低聲說:「少得可憐啊!」
「那麼為何要幹?」我試探。
「工作的實際報酬,」他分析:「不單是金錢,還有經驗。有了經驗,將來的議價能力才會提高。」那麼年輕,已懂得想,難得。我更留意到,阿俊談吐得體,「請」、「謝謝」、「對不起」常掛嘴邊。
「你很有禮貌。」我稱讚他。
「已經沒有學問,」阿俊謙虛道:「如果還沒有禮貌,靠甚麼生活?」
我很欣賞這個實幹的金髮青年。三叔常常勉勵後輩:「讀書不是唯一出路,努力才是成功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