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對弈:廖秀冬與財團扯貓尾 - 王岸然

政法對弈:廖秀冬與財團扯貓尾 - 王岸然

王岸然

大家是不是認為超級市場是慈善機構?特別是香港那兩大壟斷了港人生活必需品的超市集團?那個消費者委員會又是甚麼東西?按照法例,這只是一隻無牙老虎,只負責發送資訊、研究報告等,以保障及促進貨品及服務的消費者權益,但卻經常不務正業,扮演壓力團體的角色,對大機構的商業運作政策指指點點。這次居然研究到超市貨品的價格走勢,然後經一位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的副主席,說超市有減價空間,希望能與市民同度時艱云云……
政府機構與政府所養起來的機構,紛紛不務正業,扮演本來是政客、評論員的為民請命者角色,以討好市民,以改善董伯政府不問民間疾苦的形象,這就是董政府的新思維吧!
筆者一直小心觀察,不會學一些人云亦云的三流評論員一樣,跳出來大讚那位新上任的環境運輸局長廖秀冬。若非別有用心要與董政府打好關係,這些幼稚社評只反映揸筆的人水平不合格,應快轉行,別再侮辱小市民的智慧。這已經不是一個發夢望有個愛民如子的父母官的年代。
廖秀冬要求公共交通運輸工具減價,與消委會要求超市減價,是董伯政府一輪腦震盪之後想出的屎計,以改善政府形象,加強甚麼社會凝聚力。廖秀冬只是在大勢之下先走一步,出出個人風頭而已。

違反商業原則
作為政府,指指點點要求大財團減價,是多麼違反商業社會經濟制度應該自行運作的原則?而事實上又是多麼幼稚!廖局長是管運輸,就只管運輸政策是否公平合理,是否有合理的競爭,而不是叫財團減價!商人張本求利,是其天職,地鐵已經上市,董事會只應聽股東的訴求,而不是政府的訴求,是最正常的。同樣道理,政府口口聲聲認為市場有足夠競爭,實情是在偏幫早已富可敵國的財閥,今天卻是經消委會之口想超市減價,董伯政府的思維可說天真得過份。
如果廖秀冬是吹捧她的人所形容的好官,筆者只想她公開承認一點事實,並承諾改變,筆者就承認她是個真人物,現時與公共事業扯貓尾叫減價,也太偽善了。
承認甚麼?承認巴士、兩鐵及輕鐵的專利事業是嚴重危害小市民的生計,應予開放,讓各類小巴、邨巴自由經營開設路線,加入競爭,一來可增加就業,二來各類票價必然自動下降,廖秀冬敢說出這個事實嗎!
另一方面,只需引入任何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或地區的反壟斷法例,兩大超市就不會再橫行,董伯政府敢嗎!只有本來就是官商一家親的社會如香港,才會有政府官員發出江湖救急式的呼籲,要求商業機構減價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