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地區足球培育新星

發展地區足球培育新星

自從銀禧足球部在九七年解散後,培育球壇接班人重責,便落在足總及球會身上。不過,由於球市持續不振,球會礙於資源問題,往往把青訓工作置諸不理;換言之,地區足球訓練計劃便成為發掘新星的最佳途徑。

加強球員歸屬感
足總技術發展總監曾偉忠表示:「發展地區足球有多種好處,首先是學員在自己居往的地區訓練,可解決很多交通問題;其次是代表區隊出賽,球員歸屬感和使命感更強;再者,在區隊接受專業教練訓練,比以往在街上踢波,可獲得更大的家庭支持。」

播種期默默耕耘
今屆地區足球訓練計劃踏入第三年,曾偉忠認為目前還是播種期,他說:「今屆地區足球訓練計劃適合年齡介乎十六至十八歲學員,除此之外,足總亦有較細年齡組別的青苗(十二至十五歲)和幼苗(八至十一歲)計劃作銜接。若要達到發掘新星的目標,相信還要多兩至三年時間才見效果,畢竟足球訓練並不是一步登天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