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不買新衫 不敢花錢娛樂<br>市民節衣縮食為慳交通費

一年不買新衫 不敢花錢娛樂
市民節衣縮食為慳交通費

既然公共交通機構說票價減無可減,那能說不的小市民只得省下其他支出來「遷就」動輒佔家庭開支一成以上的交通費。家住粉嶺、在中環當文員的黃耀基對記者承認,一年來不敢買新衣、不敢花錢娛樂;每月千元的車資,蠶食了他的微薄收入,連生活應有的一點點基本情趣,也一併給巴士和鐵路公司吃掉。

「減價最實際」
黃耀基住粉嶺嘉盛苑,在中環律師行任職助理文員,月入六千元,可是每月上下班交通費就要近千元。他每天大清早由粉嶺乘搭火車往紅磡再轉乘隧巴往中環,來回交通費要三十五元,他說:「已經揀最平嘅路線返工,交通費佔咗收入好多。」
巴士公司推出轉乘優惠,地鐵則推出十送一,但說到減價都一口拒絕。黃耀基說:「減價最實際,轉乘車我又用唔到,十送一又要成日check住,會容易唔記得換。」他希望公共交通機構在通縮情況下,以減價代替現時的優惠,這樣才可惠及更多市民。
畢竟粉嶺區適合的職位不多,很多粉嶺人只得到市區找工。黃耀基一家五口,只有他和父親賺錢養家,而且兩個人都在港島工作,如果把妹妹的交通費計算在內,全家的交通開支就佔了家庭總收入的兩成。黃耀基盡量減少各項娛樂,平日午飯選的是二十元以下的平價餐,「搭車咁貴,咪喺其他地方慳啲囉」。
說起來,他已有一年未買過新衣服:「已經盡量唔使錢,樣樣嘢都平咗,惟獨是交通費唔減。」在粉嶺土生土長的他,說不敢奢望公共運輸機構減價,只希望能找一份區內的工作,在交通費上能省一大筆。

原區就業困難
住天水圍卻在馬鞍山聖公會耀安青少年中心做清潔工的Ada,與丈夫每月也得掏出近兩成收入應付車資:「我倆月入只得萬幾蚊,返工放工車費就花去近二千。星期日兩公婆都會留喺天水圍,唔會四圍去。」Ada形容,家住天水圍有如住到天涯海角,原區就業困難,車費負擔沉重,巴士轉乘優惠,未能惠及每個居民。
Ada的車費一天要三十七元八角,夫婦兩人合起來,交通費一天近八十元;以每月二十六天,車費合共二千元。Ada說:「衣、食、住、行中,可以節衣縮食,我哋約共一萬蚊收入,除供樓借貸還款,車費係最沉重負擔。」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