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慎道,一條位於銅鑼灣、兩旁商廈林立的街道,相信不少香港人都曾經走過。不過今時今日,銅鑼灣大業主希慎興業(014)正默默推動一場革命,要讓希慎道成為一條假日消閒好路線。 記者:丘倩瑜
自2000年開始,希慎興業大膽以「希慎道」作為推廣焦點,希望令消費者注意到,銅鑼灣那一邊的消費購物點。此概念源自為租客增值的想法,希慎興業市場拓展經理吳純寶在接受訪問時說:「希慎興業在銅鑼灣共有9幢大廈,包括利園、嘉蘭中心、利舞臺廣場、禮頓中心、興利中心、希慎道壹號、友邦中心、禮頓道111號和新寧大廈,其中共有180個商戶,早已存在。新的主題,也是希望在消費概念上來一個整固,聯合分散的商舖力量,吸引更多消費者。」
「雖然這些商舖並非全部位於希慎道,但均圍繞這個地點,若將之歸納成同一路線,可以為顧客提供更佳的購物體驗……而且希慎道兩旁栽有大樹,就好像許多歐洲的購物大道般,實在值得綜合推廣。」
「長遠而言,希慎還會將該9幢大廈裝修翻新。希慎道壹號近期剛好完成外牆翻新工程。」
希慎突然推出「希慎道」這個概念,又罕有地舉行大規模的研習班推廣活動,實在令人懷疑,這是因為希慎旗下的商舖,面對同區其他消費熱點競爭,打擊人流以致影響出租率。不過,吳純寶直指這只是錯覺,「希慎興業旗下商場的店舖,無論在人流還是出租率,過去多年也未受壓力,保持理想表現。」根據希慎興業年報,該公司旗下商場去年的出租率為97%。
她續稱:「『希慎道』與鄰近購物點定位不同,也為消費者提供與其他地點不同的消費體驗,故不存在爭客問題。我們的租客,不是與其他商場或店舖不同麼?」希慎道、時代廣場、皇室堡、崇光百貨、世貿中心。本來便各具特色,令銅鑼灣成為香港著名購物區。
希慎興業在銅鑼灣獨據一角,旗下消費熱點早已聞名。經過多年發展,希慎決定加上「希慎道」這個新名字,只希望凸顯這個角落消費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