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上周二維持息口不變,一如所料帶動當日美股出現調整,超過半數企業簽署擔保書亦符合預期,現時只有留待投資者,看看他們對股市的信心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復,筆者相信經過一輪休養生息後,第4季定有起色,年內需要減息機會不高。
「除牌」風波剛開始平靜下來,事件主角之一的馬時亨再次出現於報章之上,但此次則成為股民申訴的對象。署名「一群上市公司小股民」的人士,上周三刊登了一封致梁司長及馬局長的函件,內容道出寶福(021)原本是一間附屬於九倉(004)、淨現金超過5億元兼零負債的上市公司,現在淪落到可能需要供股地步的始末,更質疑公司現金資產去了哪裏。
雖然署名是「小股民」,但相信該批股民並非普通小股民。以寶福過去幾年的成交來看,他們應該投資該股有一段不短的日子,相信平均成本價不下於7元。本以為可持有股份作長期收息之用,或等待「真正」被收購,善價而沽,可是不久前被「出賣」後,現時更要面對手上資產不斷被攤薄,更有可能需供股,如不供股,股權又會再被削弱,以現時的成交量,想沽出亦難,成為真正受害的一群。
馬局長上次是抱着維護小投資者利益及本港於國際金融市場地位着想,但只是有欠經驗,推出諮詢文件時部署不周,以至令利益集團乘虛而入。希望馬局長於此次事件中能盡多一分力,讓股民感覺到他能真正維護香港聲譽及小股民利益,免被害群之馬「以一億元收購一粒超能擦字膠」。
上周談論到在選擇「看漲」股票掛鈎票據(ELI)時,首要是挑選自己對正股長期前景看好的票據,如投資者對多隻票據的正股都是看好的話,便應選擇正股波幅較少的票據,現在已上市的票據中,只有滙豐(005)的波幅較細。ELI有另一特徵,如不需「接貨」,最終可以賺取的金額是相當有限,如需「接貨」,則要面對正股股價無限下跌的風險,但以過往購入滙豐ELN統計,可以賺取金額的機會逾8成,所以是有其投資價值的。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 連敬涵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