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大學生交流 學者導遊稱讚<br>狀元上京揚威北大

與北大學生交流 學者導遊稱讚
狀元上京揚威北大

香港狀元上京!本港首個雲集學界精英的十九位中學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狀元北京遊學團,贏得內地學者和大學生的讚賞,安排與狀元交流的北京大學學生及為交流團主講「中國入世」講座的內地學者均指各香港狀元的思維及普通話水平都出乎意料地好,連交流團的導遊都指狀元團比一般學生團專注。
全港十五位應屆會考十優狀元中有十人參加了這個狀元團,包括綜援狀元李奇光、張世熹、莊奮飛、蔡家衡等;另有三位九優生;高考六優狀元周淑玲;以及五位五優狀元。另外,主辦單位香港電台第一台《晨光第一線》和香港傑出學生協會合共選出十三位傑出學生參加,全團三十二位學生。
狀元六天北京行程中,曾與北京大學十位學生進行交流,他們是在前一、兩年的內地高考中獲市第一至第三名的狀元。其中一位與香港狀元交流的北大學生呂強,兩年前在錦州市高考得第一名。他認為,香港學生邏輯思維不錯,勇於發問,但部份學生的普通話較差。

普通話「蝦碌」
狀元的「蝦碌」普通話如「情水」(原來想說情緒)、「春貴」(春季)、「搵到」(找到)等,比比皆是,更會偶然搭上一、兩個英文單字,不過,他們與內地狀元的溝通並無大問題。
平遙市前年高考第二名的武光陶則說:「沒想到香港學生的普通話口語這麼好。」認為他們的說話邏輯和表達能力,比內地一般中學生高。
狀元團又獲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張國華接見半小時,然後參加由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報行主任、楊學軍主講「中國入世後政治經濟形勢與政策轉變」講座。時值午後,飯氣攻心,狀元團學生免不了打瞌睡,但比例之少、時間之短,算是少見,兩小時內,沒有人沉沉「釣魚」,也沒有太多東張西望。
楊學軍表示,事前估計學生會是一副「很茫然的樣子」,但看來他們「好像聽得懂」,問的問題也不錯,已經「超過了我的想像」。

導遊讚夠專注
狀元團導遊王先生認為,這一團學生明顯較為專注,一般旅行團到了景點,四十人只剩下不足十人聽導遊介紹,即使是學生團,雖圍着導遊但多是東張西望,但這一團學生很安靜、留心聽講。
這個「狀元旅遊萬里行」由康泰旅行社贊助,成本約每人五千元;為確保萬全,特地安排了內地醫生隨行,第一天便由酒店總監親自帶領走火警演習;軍校大學教授張君德上校亦親自監督學生燒槍。該團由本月十四日出發,將於明天返港。
記者譚秀嫺北京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