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貪婪的巨蟻 - 鍾偉民

一頭貪婪的巨蟻 - 鍾偉民

時間長短,在乎人心。中午起來,出門到澳門去辦了幾件事,午夜回港,約拖鞋怪到深井吃夜茶罵董,凌晨三點鐘,歪在床上看書,忽然有個疑問:今天,怎麼這樣長?跟平常重複的日子相比,這一天,大概等於十八天。
時間長,因為空間不斷轉換;也就是說,可以用不斷轉換的空間,換時間。如果往後每天都這麼過,感覺上,過一年,就等於過了十八年,是真正的「長壽之道」;當然,這只是「感覺上」的;然而,我們活着,有甚麼不是「感覺上」的?
終於明白,為甚麼有些人夠資格進安老院了,名利有了,就是不肯歇下來,少做事,多享福,反而凡事插手,東奔西走。怕死啊。活得充實,起碼,時間給不斷變換的人物場景填得充實,就顯得長,越長越好,最好年輕人都死了,就他一個人在天涯海角,閱盡美景,吃遍珍饈,日夜蠶食這個爬滿腐蛆的地球;怕死,所以貪生,人之常情。也許,再老一點,我就會四海為家,這裏眠花,那裏宿柳;誰阻大爺去路,誰就命喪陰曹。動,好處是能多帶回憶去陪葬;壞處是,不夠從容;人老了,這不從容,幾乎可以稱為不雅。
人跟低等動物不同,因為人能夠思考;但思考這回事很奇怪:思考,跟速度成反比。一個人跑得越快,越不能思考;場景轉換得越快,也越不能思考。思考,要有穩定的環境和寧靜的心情。
為甚麼要思考?就因為要明白妄動的徒勞,妄動對周圍無辜者造成的傷害。我們說靜極思動;但動極,更宜思靜。一頭獵豹,如果肯停下來思考,牠會有兩種可能:自殺,或者進化為從容的人。一個為浮名和暴利奔波的人,如果不肯停下來思考,也會有兩種可能:堅持老不死,或者退化為蟻。